2)第118章无法评价_大唐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因有很多,其中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妹妹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李承乾、李泰还是李治,这三个人都要称呼长孙无忌为舅舅,这是一层亲戚关系在,可以保证长孙无忌这一代,绝对不会失宠。

  若是让李恪登上皇位,先不说其他的,当初覆灭前隋的主力军,恰恰就是他们关陇集团,谁知道李恪上位之后,会不会对他们关陇集团动手呢?

  所以,在李承乾和李泰相继被废,李恪又不可能登上皇位的情况下,李治成了皇太子。

  只是李治性格软弱,李世民不喜欢,只不过终究还是顺从了其他人的建议,让长孙皇后仅剩的一个儿子,成为了太子。

  现在我们说回,为什么李世民要远征高句丽。

  原因就跟李治有关,李世民认为李治软弱,未来国家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李世民就像趁着他还在位的时候,帮李治扫除那些外敌。

  当时的环境下,薛延陀、吐浑谷和吐蕃已经被唐军要么剿灭,要么与大唐修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只剩高句丽一个。

  所以,李世民决定远征高句丽,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为了李治,而不是后世所说,李世民好大喜功,想要完成隋炀帝没有完成的事业。

  李世民一生已然不败,无论是文治武功,隋炀帝根本比无可比,李世民又何必因为高句丽的事情,强行去拿国家的底子跟高句丽拼呢?

  只不过李世民算错了一点,李治治下的大唐,却是整个唐朝十分稳定的一个时间段。

  虽然说后来出了武则天,但是瑕不掩瑜,更不用说武则天也算得上是个明君了。

  有时候萧律就在想,如果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三个人在地府相遇,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场景。

  父亲、儿子、媳妇儿、儿媳妇儿、公公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李治还要叫武则天一声...母后?

  双倍快乐?

  咳咳咳...反正从后世人的眼光来看,李唐关于礼法的东西,的确是有一点混乱。

  总体来说,李世民还是一个好皇帝的。

  但是为什么萧律会摇头呢?

  “我不是怕了,还是我那句话,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若是让你评价刚刚登基的秦始皇,你会如何评价?再让你评价秦始皇的一生,你又如何评价?”萧律反问道。

  萧何有些不知该怎么说,如果评价刚刚登基的秦始皇,那评论的词可就多了。

  一扫六合、天下一统;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些都是秦始皇做的大事,仅仅是这么看,秦始皇绝对算得上是千古一帝。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

  这些同样也是秦始皇做的,甚至当初的焚书坑儒,让他背负了几乎上千年的骂名。

  有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 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这也是为什么萧律说,无法评价李世民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