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说话的艺术_大唐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你们兄弟俩在争斗,这件事从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切实的事情,谁的面子都不好看。

  李世民可以允许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因为如果不争,太子之位没有压力,那坐在太子之位上的人,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但是李世民绝对不允许兄弟阋墙这种事再一次发生!

  当然,这件事终究不是李世民能改变的,按照他们两个人的态度,想必不远了。

  “启禀陛下,已经安排好了,臣还特意找了三个老农,跟陛下一起。”萧律笑了笑说道。

  虽然李世民会种地,而且年年都种地,但是这种事没有人能完美无缺。

  所以萧律找了三个老农来,算是帮李世民打个样,让李世民回忆一下去年怎么种的。

  话说完,萧律朝着那边的人点了点头,很快从那里出现了三个老人。

  这几个人大概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可以自称老夫了。

  其中一个已经六十有二,但是身体特别好,曾经还当过一个小官,但是不知道为何,最终辞官回家种田去了。

  这三个人是没有资格拜见李世民的,所以他们直接脱了鞋下了田地,一个人牵牛,两个在后面把控方向,顺便挥鞭驱赶耕牛往前走。

  这就是现在的种地方案,之所以说耕牛精贵的原因就在这里,种地一切都离不开耕牛,所以没有耕牛,百姓也就根本无法种粮食,耕牛就如此的精贵。

  这三个老农按照萧律的意见,也没有多耕,只耕了两垄地,然后就看向了萧律。

  萧律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世民和大臣们,看他们眼角含笑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想起来了。

  “陛下,这三位老农已经尝试过了,这耕牛性情温顺,不会伤人,所以陛下可以下地了。”

  萧律这话,让不少大臣都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些大臣们在家都锦衣玉食,会耕地的人很少很少,就算是有,这么多年也都忘了。

  每年他们春耕,开始都会手忙脚乱一阵,等到熟悉了之后,才算是好了。

  而如今,萧律先让三个老农示范了一下,却说成试一试耕牛的脾气,保证李世民的安全。

  一看这个理由,真的就让人难以拒绝,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绝妙了!

  “萧县子想得周到,那朕就却之不恭了。”

  “诸位爱卿,请随朕一起,下地春耕吧!”

  说完,李世民便开始脱下他脚下的靴子,然后将裤腿往上挽,亲自带头下了地。

  旁边有不少的村民都在观看,有本村的村民,也有外村的,都来想要一睹李世民的龙颜。

  李世民亲自带头下地的事情,让不少百姓都为之赞叹,毕竟皇帝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不太容易。

  以前只是听说过,而现在眼见为实,所以不少人都非常激动。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一直坚持,只要他身体允许,春耕都会亲自来的原因。

  收拢民心的事情,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持久的事情。

  稍微付出一点体力劳动,就能获得这么多百姓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