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 老朱家的祖传手艺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慈炯被打了一顿,依旧倔强。

  “你们离宫的时候,父皇是怎么交代的?让你们从此之后当个普通百姓,见了长辈要行礼,见到当官的要跪拜,你们忘了?”

  “额?”两个便宜儿子嘴巴张大,眼睛瞪圆,一脸的不可置信。

  “我就说之前在广场上听的声音怎么那么熟悉了。父皇你没死?”太子高兴坏了,拉着朱慈炯的手就准备跪下。

  “赶紧起来,到处都是闯军,你俩找死呢?”朱由检一把拉住哥俩,小声的说。

  “你俩安心待在这,这里都是王公公的人。这位张伯是位金匠,好好跟着他学门手艺。”朱由检指着不远处的一位老汉说。

  “父皇,真要当金匠啊?”

  “废话,咱家老祖宗就是金匠出身,别真觉得丢人,谁的老祖宗以前不是个泥腿子。记得以后见到我不要当面喊父皇,你们可以喊将军,或者柳厨子,这是我现在的名号。”

  “好的,父皇。哦不不,是将军。”

  “张伯,金器的新配方您熟悉了吗?第一批样品千万别掺假。”朱由检对着张伯招招手。

  “禀将军,小的已经清楚了,加一成的铜进去。刚刚刘宗敏派人送来了一千两黄金和一万两银子,我已经收下。遵照您的吩咐,这批黄金全部足『色』铸成长方金条,加上火耗,咱们倒贴了一些进去。就是闯军看管的太严,门口已经重兵把守了,进出的数目较真的厉害。”

  “以后送过来的金银,银子铸成大银锭,中间全部灌铅;黄金就慢慢按照批次添加黄铜进去。别管那些监视的人,他们不懂行,你只要他们足额的金银就成。再过几天,城里全都『乱』起来了,都没心思管我们。到时候,我们只要提交等量的成品就可以。截留下来的金银,在城内找一处最稳妥的地方藏好,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运出去,又不能放在工坊。”

  朱由检想想刘宗敏刚刚到手的肥差就流口水,那可是总数高达七千万两啊,相当于明末两年半的财政收入,他朱由检不掺和一脚,真是对不起老天。整个辽饷一年才一千多万两,这些钱可以支撑辽东防线好几年的。

  “好的,将军。只是我们的人手有点少。恐怕接不下太多的活。”

  “想办法把以前工器局的人抢点过来,都是宝贝啊。”朱由检感叹到。

  后世的穿越者要想在古代做点什么,依仗的无非是领先的一点点技术知识。自己这个普通本科生的水平,顶多能提个建议,要论动手能力,恐怕给古代的高级工匠提鞋还差不多。

  “年纪大,有技术的匠人都被闯军征召去打兵器了,剩下一堆特别能吃饭的半大小子没人要。”张伯有些委屈,这招人的事不好干,现在闯军进了城,以前的熟人都自顾不暇,再没以前的号召力了。

  “把那些年轻的都找来,有多少要多少。就以刘宗敏老营的名义。咱们这边粮食够吗?”朱由检一听有年轻人,高兴的不行。

  要论经验,那肯定是老匠人技术好,可是要论接受新技术的速度,当然还是年轻人好。自己要的就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闯军抢走了老技工,倒是留下了一堆适合自己的宝贝。

  “粮食没有问题,我们这边有不少勋贵,都藏不少粮食。”

  “告诉王承恩,传我口谕,从今日起,把所有粮食和金银财货集中到匠作坊藏匿。家里不要留存。”

  “大规模转移这些东西,会不会让闯军发现?”

  “闯军马上就要开始大规模抢劫了,京城会很混『乱』,我们又是借用刘宗敏的名义,安全上没有问题。不转移这些东西,只会留给『乱』兵抢劫。

  到时候留的越多,死的越快,不要想不通。这些物资,就当是我借的,保留好借据。”

  朱由检交代完事情,就带着两根金灿灿的金条和银闪闪的银锭去给刘宗敏复命去了。

  老朱家的祖传手艺可不是盖的,成『色』一看就比市面上的东西好的多。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