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六章 赐婚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显得很慌张,这种事被人说破,都连忙避讳,生怕大伙知道了。初恋嘛!总是喜欢偷偷『摸』『摸』的,那样才有意思。

  “朕觉得太子也已经十七了,是不是该制定一门亲事了。按照我大明祖制,应该从百姓家里觅一个良家子,方为良配。”

  “儿臣还小,尚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太子一听,急忙阻挠。这要是娶了别的女子,就不称心了。

  “哦!你们都小,别人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我听说史可法家的义女已经长大了,张同敞又是一表人才。朕有意撮合啊!”

  朱由检说完,自己低下头偷着乐,他现在很想看看太子和九儿两个人的表情是多少夸张,可惜他不敢看。他怕自己看了没忍住笑,从心理年龄上讲,朱由检其实大不了几岁,纯属一个大哥哥开小孩子的玩笑一般。

  太子的脸胀得通红,他已经开始着急了。九儿晓得朱由检在开玩笑,倒是不在意。

  “大家是不是觉得挺般配?”朱由检最终还是抬起头来,看着桌子上的人。大约也只有王承恩显得事不关己,其他人都在笑,连三皇子这个小不点都在笑。

  “父皇,儿臣,儿臣想娶史祥云。”太子憋了半天,总算是吐了出来。

  “你还小,可以再等两年,这是你刚刚说的嘛。”

  “儿臣去史大人家,早已经心有所属了。”太子的表现还算不错,能够主动站出来承认,让朱由检感觉欣慰。

  “既然自己承认了,那朕就赐婚,你俩的婚事朕一并赐下了。但是,朕以前说过,非十八岁不得完婚,都同意吗?”

  九月九之后,朝廷上下欢天喜地。当朝皇帝直接赐婚太子和公主,而且未来的太子妃居然是史可法的义女,这算是轰动整个官场的重磅新闻了。

  按理说,大明朝的太子妃不应该是从重臣家里择选的,但是因为史祥云只是史可法收养的义女,史可法也没有儿女,又是大家心中的东林人,这件事也就没人反对。

  至于公主,嫁给张居正的后代也是一件美事,毕竟张居正在崇祯早年就已经得到平反。张叔大的名气足够张同敞配得上长平公主了。

  最高兴的当属刘宗周和王铎,这二人已经借口找史可法而和太子见过两次面了,太子对儒家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让二人欣喜若狂。

  不管是朱由检还是南京的各方势力,似乎都沉浸在一片欢喜之中。

  而北方的后金,却有些艰难。

  洪承畴的养民政策遇到了最大的问题:粮食;多尔衮对郑芝龙的拉拢暂时也不见成效;唯一有战争的山东,豪格打得也很艰辛,李岩的确很难对付,差不多是逐村逐寨的争夺,八旗军到了山区,战斗力跟明军几乎相差无几了。

  “各位先生,我大金国要多多仰仗诸位了。”多尔衮特意在皇宫里召见了晋商八大家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