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摊丁入亩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一千万两银子撬动多大的银山?”朱由检这话其实是说给左懋第身边的黄宗羲听的,大约也只有这小子不太懂这里面的道道。

  “最少十倍。”左懋第想都不想,脱口而出:“甚至几十倍不止。只要皇上您下旨,立刻就有万万银元供你使用。”

  黄宗羲听得都吓傻了,按照儒家对经济的理解,世间的货物价值是不变的,只有土地才有产出,怎么会凭白一下子多出怎么多银子可以让朱由检用的呢?

  “借用了总归是要还的嘛!早晚还不是要拿出来。”朱由检装作可怜相。

  “今年拿地出来租给农户,明年放印子钱让流民盖房。皇上这算盘打得端是精明。”左懋第干脆懒得去聊这种无聊的话题,直接把头扭一边看报纸去了,最近金圣叹的报纸办得越发好看了,居然刊登起了长篇小说。

  “黄宗羲记录一下:着唐王在钱庄开办存钱业务,凡大明百姓,有余钱存入朝廷钱庄的,一律不收任何费用。存入前兑换好银元,随时可取。”

  钱庄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叶,到了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

  只是这个事情的钱庄,存钱是需要交纳保管费的。如果是存入银子,必然有火耗问题。但是朱由检既然推出了银元,就不存在火耗,当然也不存在损耗费用。

  这个时代,也只有朱由检有财力做到汇通全国,以后根本就不可能有乔致庸什么事。

  与其让财主家的银子埋在地窖里发霉,不让都换成银元存到朝廷的钱庄里好给朱由检祸祸,朱由检就是这么想的。

  他本来想发行国债的,但是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要是发行国债,只怕钱没借到,整个大明会闹得人心惶惶。

  湖北的问题必须要朝廷补贴,现在户部又没有银子,就只能朝有钱人的口袋里想办法。

  只有把湖北的人口养起规模,才有足够的税收产生。

  “黄爱卿,你说说同样是人口、赋税问题,我们用的是税改的办法,洪承畴又会怎么解决后金的事?”

  朱由检看着黄宗义,打算考考他。其实朱由检更想听听陈子龙的想法,毕竟现在在户部锻炼的是陈子龙。

  见黄宗义陷入沉思,朱由检把目光看向左懋第。

  “别看我,这我真不会。你不如问我洪承畴会怎么在河南练兵。”

  “八旗在北方到处圈地,一定会阻止洪承畴施行摊丁入亩。百姓见不到实惠,也不愿意从山里出来,这样他们的税一样收不上来。

  供养几十万大军必然耗费巨大,而整个北方的税收来源锐减,这才是洪承畴急于抢夺人口的真相吧?”黄宗义想了半天,终于开口了。

  朱由检听得高兴起来,赶紧接着问:“那洪承畴除了抢我们这边的人丁之外,会如何对待北方山区的百姓呢?”

  “微臣想不出来。”黄宗义只好老实说,照着儒家的思维,肯定又是教化那一套办法。

  “这个我能想出来。洪承畴只会用派军队用军事手段,去抢、去『逼』迫百姓移民。”左懋第想事总是喜欢想到军事。

  “我想,此时的太行山区,必定是狼烟滚滚,哀嚎遍野吧!但愿洪承畴能对百姓下手轻一点。”朱由检看着北方,已经能想象的出那里的惨相。

  “皇上,咱们明天该动身去夷陵了。带多少人去?”纪彪走了进来问。

  “给秦良玉的圣旨发出去多少天了?”朱由检思绪回到现实中。

  “已经提前十天发出了,就是不知道老太太身体能不能受得了。从石柱到夷陵的路可不好走。”左懋第说。

  “先去夷陵,如果秦良玉没来,我就去石柱。这一趟,必须要见到她。顺便带两千兵,另外把高桂英和高邢氏也带上。”

  “带她们干嘛?”左懋第不解。

  “都是大明的巾帼英雄,见到老太太有共同话说,比我们几个有用。”

  “皇上,我担心她俩一见面会打架。”

  “那就等她俩打好了再动身。”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