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九章 地方势力下的辽东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到葫芦岛足足有二百多里,明军不可能把粮草辎重放在这么远的地方,所以要先在这之间找一个地方最为前进基地,绥中(明朝属前屯卫)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绥中这一带,从海边到山区也就六十里,这是一个非常适合骑兵突袭作战的距离。前屯卫是个小堡,不足以囤积大量物资,而绥中旁边的六股河虽然可以行小船,但是绥中是一个小村庄,没有任何的防御设施。

  军队的战术也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明军在新装备下,不能单靠所谓的单一战术就秒掉所有的敌人。战术在特定的地形和特点的敌人面前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动不动就单靠排抢或者勇气去打所有的仗,显然是如同做梦一般。

  现在,摆在郝摇旗面前的,就是扎营和建立一个稳定的囤积物资地的问题。

  明军现在的装备大约相当于拿破仑时期的武器装备水平,步兵的射击动作是根据名的“12个拍子的射击游戏”来制定的,就是说在这个标准的十二个动作的指导下,一分钟可以发射四发子弹。

  所有子弹都装在一个硬纸包里,内有大概10克黑火药和一颗铅弹,从枪管到弹丸,因为没有膛线,加上气密性问题,燧发枪的口径都比后世的步枪要大很多,每个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数量是二十发。

  再加上明军的大炮、手榴弹等装备,这就要求明军的后勤比金兵要复杂的多。

  第八军从葫芦岛出发,沿着锦宁线一路向西,一百二十里路走了两天,抵达绥中。

  “军长,您说奇怪不,这一百多里地,咱们连一个敌人都没遇上,而且一路上连一个百姓也没有。”一个小参谋看着空空的村子跟郝摇旗聊着。

  眼前的这个村子很穷,低矮的房子,破烂的道路,到处都是污秽横流。村子里最显眼的一个铺面就是挂着幌子的三家剃头铺。汉人以前是没有剃头匠这个行当的,但是自从满人占领之后,这个行当变得昌盛起来。

  “今晚露宿村外,不要住在这个村子里面。”郝摇旗执行的是明军的军规,或者说明军的军纪中对于扰民是有很重的处罚的。这不是说明军多么在乎口碑,而是害怕村子里藏着敌人。

  天刚一黑,随着“轰”一声的爆炸,营地外预设的预警地雷接连爆炸了三四个。一时间喊杀声从村子的方向弥漫过来。远远望去,村子里火光连成一大片,敌人就在村子。

  郝摇旗一骨碌就爬了起来,连他这个军长都被惊动了,看来动静确实不小。

  “出了什么事了?”郝摇旗站在帐篷外面试图用望远镜观察敌情。

  “报告:我军被夜袭了。”侍卫赶紧回答。

  “赶紧去查看情况,看看来了多少敌人。”郝摇旗很纳闷,自从他归顺明军以来,还真的很少碰到敌人对营地的袭击,好歹这里以前也是大明的地盘,怎么一个村子就变成敌人了呢?

  营地外围是设置了雷区的,连续爆炸让袭击者只能在外面呐喊,却再也没有敌人敢冲过来;明军的围剿也是从两边突击过去的。等到明军追到村子的时候,敌人打着火把已经跑得老远,明军完全追不上。

  郝摇旗刚刚再次躺下,营地的西北面又是几声爆炸,又有一股敌人在袭击营地。

  “又怎么了?”这一次郝摇旗带着怒意,这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报告军长,敌人从西北夜袭我军的营地。”侍卫急急忙忙地回答。

  等了一会,前去追击的小分队回来了,郝摇旗问:”有没有人伤亡?“

  ”没有,只是炸死了两头牛...“侍卫的回话还没说完,又一个方向发生了爆炸。

  第二天,郝摇旗挂着一双巨大的熊猫眼只好宣布暂停进军,全军白天补觉。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