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六章 朱由检的开发计划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检亲自给这座大岛取名“澳洲”,然后宣布此岛收归皇室领地。

  为什么朱由检要这样强调?

  因为此时的大明国内早已经炸开了锅,各新兴勋贵们之前鼎力支持朱由检扩充海军打荷兰人。

  现在仗真的打赢了,而且听说新得领土数万公里,这还得了,所有人都吵着要皇帝兑现自己的诺言。

  关于南洋土地开发的事情,在经过朱由检深入的考察之后,他决定要回国了,同时也是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

  1653年八月初十,大明皇帝朱由检坐着一级战舰回到了南京。

  第二天,皇帝的封赏方案就出炉了。

  按照朱由检的封赏,子爵以上爵位的勋贵,全部有资格在南洋认领一处岛屿,但是皇帝有新规定,认领岛屿的人家,每年必须缴纳一笔土地出纳今。

  这笔钱不贵,一亩地一年一块钱。

  这个一块钱不等于一块银元,它是新的货币制度,是大明新退出的基本纸币,相当于六分之一一银元。

  这个价格着实不贵,很多勋贵人家觉得太划算了,他们是按照国内的田亩面积来想想南洋岛屿的。

  只有夏完淳等几个少数去过南洋的人在后面偷偷的笑。

  一般人买岛屿就跟买房子一样不嫌大,实际买岛都是整块买的,一个岛屿的面积有多少亩,只怕等到上了岛之后才后悔。

  第二,朱由检也是借助这笔交易,让基准货币概念深入人心。

  皇帝的政策出来了,整个南京城都在议论南洋岛屿的事,一时间没有人怀疑南洋到底有多少岛。

  如果朱由检说整个南洋有一万多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只怕这些人的热情再也没这么高了。

  一万多座岛,即使敞开了让大明的有钱人买,也至少能撑个几百年。何况每一年还有大笔的土地出纳金可以收取,这就不是亏本的买卖。

  朱由检想把岛封出去是假,借机开发南洋才是真。

  说实话,大明大陆真正的农产后花园应该在南亚。这地方的土地产出不知比中原高多少倍,加上众多可以开发的土地,每一年光是粮食和水果的产量,完全可以养活两三个大明。

  之所以要争夺南洋,并把南海变成大明的内湖,实在是因为这个地方太好了。

  如今,朱由检的这一设想实现了,如果大明不尽快开发南洋,荷兰人和欧洲人又不是傻子。他们的实力任在,只要英荷战争一停,这些人立刻就会卷土重来。

  朱由检不确定这一次的英荷战争会打多久,但是留给大明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朱由检打得注意就是先让勋贵们到南洋来看看,然后自然会有国内的商人跟过来提供服务,接着资本和劳动力就会随之而来。

  这跟正史上下南洋谋生的华人都是穷苦的无地农民不一样。

  一个地方要想快速开发,资金和劳动力缺一不可。

  开发南洋所需要的劳动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最大的劳动力来源当然还是中原大陆,这一点就连洋鬼子都知道。

  朱由检的眼睛首先就盯着两广大山里的贫困百姓了,与其让这些人在山里苦哈哈地生活,不如给他们一片更好的环境,让惯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富裕起来,让习惯懒惰的南亚猴子们让出上天赐予的土地。

  当然,大明的军队这一次会保护勤劳者的成果,不会让懒惰的人习惯性当抢劫犯的。

  敢伸手的剁爪子,敢伸脚的砍大腿。老老实实跟大家一样干活的,那就给饭吃。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