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四章 虾夷地的前世今生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扯起来,朱由检就要好好地跟倭国人掰持一下了。

  更何况倭国现在的幕府将军是德川家纲,据说智力不行,是个傻子。十岁登基,在位二十九年。朱由检怎么算,也觉得这是一个着名的软柿子了。近三十年时间,要是还搞不定日本,那就是天意。

  当然,要解决日本问题,不能只是大明这边瞎想,必须要要根据日本国内的一些实情来谋划布置。敕封田川次郎,割裂北海道只是第一步。

  这第一步棋,是因为北海道现在对于倭国的重要性没那么高,且朱由检是想利用倭国现在外部环境的恶化,来明抢。

  在朱由检明确提及虾夷地的归属权问题之后,倭国使者似乎已经看到朱由检的底牌了。那就是大明不太仗义,想利用朝鲜和倭国之间的战争,来占便宜的。

  这个便宜,幕府还只能合血吞下去。为什么?因为虾夷地最初就是幕府自己派兵占领的,这和日本本土以及皇室关系并不大。实际上幕府也知道仅仅靠一点女人就想让大明罢手是不可能的,现在朱由检直接撕破脸来割虾夷地,显然是露了底牌的。

  而且,大明皇帝敕封的是一个日本人,至少田川次郎在接受敕封的时候,用的是日本人名,官方文件也是日本名。幕府觉得这件事,他们是可以忍让的。相比较之下,东亚几个族群里,日本人的忍耐是出了名的。

  仅仅半个月之后,日本使者就直接把愿意承认北海道是大明属国的外交公文递到了朱舜水哪里。显然,幕府为了外部的安定,是急于要和大明讲和的。

  “这么容易就答应下来了?不和常理啊。”李岩盯着手里的文件,他都不敢相信这件事居然这么容易。朱由检走了一趟东北,大明的领土一下子扩大了好几个省,这比派几十万大军都有效。

  “没什么怀疑的,因为现在的北地和北海道,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地方贫瘠,可有可无。他们觉得连粮食都种不出来的地方,要来何用?”朱由检微微叹气。

  所谓的满清,所谓的康乾盛世,不都是放弃大量的北地嘛,还整天夸耀功绩,有什么好炫耀的。

  “可是这些地方也确实种不出什么庄稼啊。”顾炎武不解。

  “你们问问陈子龙吧!他对农事最有发言权。”朱由检没必要跟所有人解释,还不如让一个专业的人来回答。

  陈子龙除了当官之外,最大的成就就是调研了整个大明的农事概况。可以说,满大明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了解农业现状的了。

  “前朝辽国时代,山海关之外,皆甚少产量。辽河平原一带为辽皇狩猎之地。自我朝成祖迁都北上之后,关外才开始大规模屯垦。初期粮产仅够温饱,也未有产出。然女真崛起之后,沈阳周围的平原得到了极大的开垦,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陈子龙的话还没说完,一群人立刻已经闻出味来了。陈子龙的话说明说明?说明这粮作物的适应能力,在逐年向北延伸。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