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四章 南京城容不下一位王爷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早已经改变。实权都下放到各部了,内阁只管抓重点,而皇上更是当得清闲。

  看起来各衙门有了权利皇帝不管事了,但实际上各部只是皇帝手下的执行者,规章制度更完善了,也就更不敢动了。就比如以前的工部,算是最美实权的六部之一,可是现在细分成交通部、建设部等等,就连规划都有专门的部门管。

  如果以前想在南京盖一个宅子,大不了找一个工部侍郎就行,可现在王承恩连管规划的这一关都过不了。小小的衙门,比尚书的权利都大,因为朱由检已经把规划钦定了。

  “这事,恐怕谁说了都不算。南京城的规划是皇上钦定的,根本不可改。”张家玉也算说了实话。

  王承恩很不开心地从张家玉哪儿离开,就在他出衙门之前,恰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但是感觉眼熟。此人瞅了瞅周围,快速靠近了王承恩。

  “公公可还认得小人?”来的是个年轻人,穿着五品朝服,官职不大。

  “你是?”王承恩老了,确实不记得。

  “小的是周培公,前年跟在皇上身边,做过几天秘书。”周培公一脸讪笑。

  “哦!原来是小周啊。”王承恩早已经不跟随朱由检左右了,尤其是办理公事的时候,朱由检喜欢用各类年轻俊才当秘书。比如夏完淳,就做了好多年的皇帝秘书,最近才外调。而像周培公、明珠等人,待得时间比较段,稍微调教一年半载的,就直接外放。朱由检现在的秘书有两个。第一秘书是陈恭尹,是陈邦彦的儿子;第二秘书叫李光地,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你找我有事?”既然做过朱由检的秘书,那王承恩还是给几分面子的,至少王承恩知道朱由检这家伙不会随便让人当自己秘书,多少都是个人物。

  “不敢劳烦公公!小的就是想告诉公公一个消息,大皇子已经向皇上递交陈辞,不会回南京了。”周培公轻轻地说。

  “你怎么知道?”王承恩脸瞬间拉了下来,甚至带着杀意,低沉地问。这种感觉让任何人听到,都有一种大祸临头的危机。

  “此事是小人谏言的,大皇子也深以为然。”到底是在皇上身边待过的,周培公完全没有被王承恩吓着,反而很沉着镇定,倒是让王承恩另眼相看。

  “随我上车。”王承恩瞅了一眼周围,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便要拉住周培公问个明白。

  因为王承恩已经在南京城转悠了大半天了,所以他的马车继续转悠也没什么大问题。在王承恩的马车上,周培公露出了真面目。

  “你是何人?”王承恩见周培公上了马车,眼神带着杀意,冷冰冰地问。

  “在下和李定国将军一样,是心向大皇子的人。”周培公严肃地说。

  “原来如此。”当王承恩听到李定国的名字,杀意瞬间消失。就凭这个名字,他完全可以相信周培公是前太子的人了。

  “在下建议大皇子不必搀和当下这趟浑水,而应该继续留在河南,为朝廷养马。”周培公说。

  “难道要永远当一个弼马温不成?”王承恩知道了周培公是心向朱慈烺的,也就轻松多了。

  “非也!李定国和在下都认为,朝廷的兵权才是主要权利,也是皇上最在意的。皇上的野心绝不仅仅在于教育,而大明的敌人也远不止倭国土人。要想真正掌握权利,咱们的眼光还是应该放在北方。”周培公说话指了指北面。

  “这跟我要在南京盖王府有什么关系?”王承恩云里雾里。

  “在下以为,现在的南京不适合出现任何王爷,皇上也不会封王。不如让皇子们当几天老师做做样子,然后继续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步步上升。李将军也是这样认为的。”周培公这才说出来意。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