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四章 经援vs金援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检的第三招棋就是经济援助。

  人口可以白给,一来是为了大战略的需要,二来是为了减轻大明国内的人口压力;但是经济援助不能白给。说到底,大苏国的体制只是大明的藩属,是独立的。

  所以,所有的援助项目必须独立核算,以贷款的形式展开合作。那么朱由检的经济援助并不是单纯的贷款,它有点类似五十年代的苏联援助。就是大明以现有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北美发展。但是大明不想从中分成,只一锤子卖给大苏王国,只是这笔钱得以后还。

  技术和设备可以这算成资金,那么人员当然不能折算,而这一部分人,就直接是移民了。

  而李岩又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直接替所有过来北美的移民负担了一半儿的船票,这一下子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漂洋过海了。

  愿意到万里之外讨生活的人,那都是敢买单程票的人。当这张船票便宜到只有两个月的工资的时候,很多人都疯了。

  “你就这点金子,全撒出去了,不怕收不回来?”朱由检看着金山每天都在减少,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只要大明有更多的人扎根这里,我相信皇上的计划最终一定能成。”李岩心里想:计划是你皇上提的,大苏国真的玩不下去了,不是还有大明兜着呢。

  “朕刚刚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金子全部撒到了航运业上面,会产生什么后果?”朱由检突然想起了这茬事。

  “皇上的话提醒了我,我是不是应该把票价压一压,公开竞标?”李岩突然说。

  “很对。现在负责航运的不是海军了,而是官办和民办的好几家公司。应该每个月都公开招标,让他们竞标。你这里只需要数人数。”朱由检眼睛一亮。

  “那会不会导致出事故?”李岩有些担心。

  “他们敢!如果是人为事故,朕会让他倾家荡产。”朱由检发狠地说。

  “那样的话,整个运输行业会推动造船行业不停的降低成本,而更多的运输公司会加入进来......”李岩推测出了一个未来。

  “天啊!上百万人移民,至少需要上万艘船。那得需要多少水手?不行,不能这么搞了。朕得赶紧把蒸汽船的技术发出去,不然靠帆船完不成这么大的运输量。”朱由检一拍脑袋,想起了一件更重大的事。

  技术革命并不是靠技术本身来推动的,必须有市场需求才行,否则技术只能被束之高阁。大明早就有了蒸汽革命的技术基础了,但是社会一直没有发生变革,因为市场不需要。

  这其中的一条原因就是大明的农业人口太多,内需一直被压着;而出口市场离欧洲太远,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力。最终蒸汽机只在小范围内使用,比如朝廷的官办企业。

  只有市场的竞争才能推动技术变革,因为这是有更低的价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