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奋 斗(1927-1935) 第五章(2)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中间分子。他的政策是打倒土豪劣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他还组织了民兵和赤卫队以补充正规部队。他抓教育,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办起了干部班、战士班,还有一些教憨厚的农民认字和写字的班。

  没有课本,缺乏纸张,教师们只好用树枝在地上教学生写字。

  面对各方面的挑战,毛在逐步走向成熟,他不象一年以前在武汉时那样愁眉不展了。他的面容显得更加坦然、充满活力,开始给人一种权威感。

  如果说毛的父亲曾是韶山的一个“白”乡绅,那么,毛在34岁时就成了井冈山的“红”乡绅。

  中共中央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任何改进。莫斯科对瞿秋自很不满意,李立三取代了他在中央的位置。

  李立三形而上学地提出了“革命高xdx潮”的观点。他所期待的前景几乎是一个超历史的高xdx潮,就象基督徒期待耶稣复活一样。以怀疑的眼光去看现实使得一切都不同。尽管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了,他确很偏爱这种盲目的出击。

  李开始牵制毛。1928年3月,李从湖南共产党组织中派遣一名特派员到井冈山,带来了颇多的批评和指示。毛的处境很严峻。

  撤销党内一切职务的消息并没有使毛感到吃惊,这一四个月前作出的决定已失去了打击力。但是,这位特派员批评了毛的社会政策。中央认为,对阶级敌人应进行更多的“烧杀”,“工人阶级化”应当成为党和军队的口号。(可是工人在哪里呢

  毛在井冈山时有点儿右倾,当时必须这样做。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并改造他们是他当时的策略(他曾十分宽容地称那两位土匪头子是“忠实的共产主义者”)。

  毛被命令到湖南去与军阀的军队打硬仗,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井冈山已归长沙的党组织领导。这次出征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井冈山被敌人占领了,尽管一个月后又夺了回来,但他的部队却损失了一半。

  中共中央又向井冈山派了一名代表,结果与上~次截然不同。这位代表是来井冈山纠正毛的政策的,但他的举动出乎人们的意料。他非但没有斥责毛,反而成了毛的伙伴,这一结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朱德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中共的极左路线使他在华南连续吃了几次败仗,战士所剩无几。这次,他受中央的委派去批评毛泽东。上海认为,毛象《水浒》中的梁山好汉,军事意识太强,他不是发动群众共同掀起革命高xdx潮,而是为群众杀富济贫。

  朱德手下的一些军官觉得,毛看上去不象军人。他们记忆中的毛是一位身穿褪了色的灰布中山装、身材高大、热情健谈的人。他的头发长而杂乱,没有刮脸,胡子遮住了下颏上的癔。他们还发现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