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建设(1953—1956) 第十二章(1)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建设

  1954年,毛泽东在其政府的外观上作了一些变动,这反映出了1953年间其内部的倾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让步。

  他让民主党派在政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尽管他对他们并不十分信赖;他让军队参与国家的统治,虽然他坚信军队属于人民;另外,他允许六个行政大区有许多自主权,尽管这具有削弱他个人权力的危险。

  到1954年,毛泽东想使权力更加集中。在朝鲜停战,城市经济基本稳定和成功地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更多地加强中央集权似乎成为可能。

  1954年9月,共有1226名代表云集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的发言不满一页纸,其主要观点却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夺目:“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I]这一句话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1954年9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乳

  毛泽东撤销了六大行政区,包括不久升迁更高职务的邓小平所在的西南局。他削减了军队参与政府的直接管理任务。总之,在1954年的新宪法颁布之后,党对国家的控制加强了,各种“独立王国”被废除。

  有一个特殊的独立王国,这就是东北领导人高岗的独立王国,在1953年一度起来对毛泽东构成威胁。毛泽东摧垮了它—但这并没有使他心情转好,他感到党内团结发生了动摇。

  高岗是位左派,性格活泼,脆弱,是毛泽第十二章建设(1953-1956)273东所喜欢的人物。高岗念念不忘的是,他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提供立足之地起过巨大作用。高岗常常回忆说,长征队伍到达陕北时“就像破衣烂衫的乞丐”。他甚至自诩,“要是我当时不接受毛,他哪里会有今天?”[2l高岗的幼稚还表现在,他把毛泽东的讽刺性评价“只有高岗同志不犯错误”[3]当作自己一贯正确的证据天真地经常加以引述。

  毛泽东不是新中国成立时期第一个会见斯大林的中共领导人。早在1949年中期,高岗曾代表东北地区去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一个贸易协定。根据1950年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协定,中国的工业重地东北仍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1950年,苏联同意援助的50项工程中有30项是在高岗的王国中。

  数年后,毛泽东曾把东北和新疆说成是解放初期的“两个殖民地’,。

  高岗凌驾于毛泽东之上与斯大林交往。他给苏联人以特别情报(这与斯大林赠给高岗一辆小轿车不无关系)。[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