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建设(1953—1956) 第十二章(3)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并且预言他的政府将“垮台”。毛泽东不时地会见苏联官员,他要与俄国人安然相处不得不这样做。

  正是通过亚洲舞台(还包括一些属于第三世界的其他一些地286Mao1954年10月1日,毛泽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首、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上。

  方),毛泽东树立起了自己的外交形象。在第三世界的舞台上,毛泽东可以说是一个英雄—他只待在幕后派周恩来去传达路线方针

  中国曾受尽欺压—这与亚非其他国家命运相同。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亚非国家也是这样。中国也同样是有色人种—在欧洲,即使共产党也没有与第三世界的有色人种建立起这种稳固的关系。

  万隆会议时代使毛泽东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大提高,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同他的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毛泽东脚踏着两只船。他开始打第三世界这张牌,他知道他的苏联朋友做不到这一点。总有一天这会导致中苏关系紧张,所以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打第三世界这张牌时小心翼翼。

  作为亚洲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又领导了规模宏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毛泽东在第三世界阵营中有着特殊的影响。但在50年代毛泽东并不以此来对抗莫斯科。他不说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力量中的最重要力量,他也不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新发源地,这些思想是后来才提出的。

  周恩来在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时,很少说话,有时千脆什么也不说。但是,当他单独与外国领导人在一起时,他则以绝对的权威来处理事情。毛周的这种关系为世人称奇。有一次,吴努(他的诚实使他显得不是天真幼稚鱿是莽撞胃失)当着毛泽东的面对中国‘竖犯”缅句边玩发了一大通牢骚,毛泽东平静地解释时周恩来则坐在一旁沉思不语。吴努的同燎认为他对毛泽东的直接冲技对他不利。

  第二天,当周恩来倍同吴努一起去北京机场时,吴努诚恳地问:“周总理,我昨晚那样对待毛主席是不是不妥?“吴努,”

  中国总理平静地回答,“你和我是经常见面的,如果你有什么不满可以对我说,不必对毛主席说。”“我很尊敬您。“没关系,”周热情地说,“不必过虑。”

  许多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领导人都被毛泽东的隆重接待弄得激动万分。这些领导人一踏上中国土地,首先看到的就是从机场进人市区时,两旁悬挂着高达30英尺的他们本人的神采奕奕的肖像。当天早晨的《人民日报》早已告知亿万中国人,来访者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中国以自己的方式来对待所有来访者,保证其名字出现在报纸头版的热烈欢迎的文章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