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九章锦绣良缘_(快穿)富贵荣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坐针毡,有的沉着静气,自恃在州地有暗手准备,哪怕身死也可以随手应对。

  甚至有少数者游走京都各方,拉拢利诱。近日,频频有车驾停留在蔺府门前,依蔺府名望之盛,故旧之多,也不奇怪。

  在众多宾客中,蔺素独独见了兖州州牧宋澄一面,密谈良久。

  宋澄离去时,神情却并不轻松。

  随侍问蔺素,“宋大人在兖州政绩卓越,公子不也是对宋大人赞誉有加?”

  蔺素却只是微微叹息,“可惜了……”

  可惜,宋澄生错了时代,亦或是偏偏这代出了个唐锦荣,注定乱世不成。即便宋澄有大才,也至多良相尔。

  锦荣待在皇宫里,借着底下人送来的情报,倒把各方州牧大吏计谋百出,手段尽用瞧了个清清楚楚,其中不乏有连她也赞赏之人。

  但这也只是纯粹闲暇时的乐子,她还有太多的正事要做。

  整顿吏治,改善民生,士农工商。

  尽管很多人多次上折子表示所管州县事务繁忙不宜久留京都,但都被驳了回来,理由也是正当,述职未结束,还需评察。

  哪怕是最沉着冷静的州牧大吏也忍不住心急气燥了起来,却又无可指摘,在京都内一应待遇都是上等。

  没想到,这一留就留了两年。

  不是所有人都是周文王,被囚多年还能写出《周易》。就算有这份气度的,在被放出来后,发现外面已经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的位子也被换了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气晕过去了。

  锦荣整顿吏治的手段之一就改革吏治机构体系,收拢权力于中央,甚至改推举制,而试行招贤榜。

  这所触及到的利益甚广,包括蔺家在内的诸多世家贵族都站在了摄政太后的对立面,甚至有动过少帝的心思。

  然而,胜利仿佛始终站在唐锦荣这一边。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少帝的存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筹码,如今的摄政太后随时都有改换天下的实力。

  锦荣笑眯眯道,“爹,坊间传闻,你都要当太上皇了,高不高兴?”

  唐文宾:“……”

  论上位的本事,他果然不如他女儿唐锦荣。

  唐文宾深吸了一口气,“锦荣,不如……”

  “爹,你考虑这么久,那还是算了吧,反正我对当皇帝也没什么兴趣。”锦荣打断了他的话,摊了摊手道。

  唐文宾不会说,他早已经做好女儿会篡位的准备,现在锦荣却回答这个。

  锦荣纯良一笑,“我可是个好人。”

  大势已定,聪明人多懂得顺应时势,甘心拜服,就算有不甘心的,也只得收敛了爪牙,已失先机,难有翻盘机会。

  宋澄便是其中聪明又极有能力的人之一,于推行科举制上有功,拜为九卿之一。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