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一十四章 格局变化_官道红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牛比列夫斯基裂开嘴笑了,心里怪父亲有点小题大做,太多疑。

  三位专家很认真的开始了工作,他们用手中的小铁锤在甲板上,四处敲打,倾听发出的‘铛铛’声,似乎从声音里能听出钢板的厚度,时而拿出米尺测量记录下长度和厚度。

  牛比列夫斯基在陪伴了一个多小时候,终于不耐烦了,他朝着远处挥了挥手,一个挂着上士军衔的军官跑了过来,牛比列夫斯基对他说道:“你负责陪着双江集团的三位代表,我去作战指挥室跟我父亲汇报下这边的情况。”

  看到牛比列夫斯基离开,一位懂乌克兰语言的专家从包里掏出几盒华夏烟,扔给了上士和评估师,“这事我们华夏国最好的烟,尝尝。”

  两人一看是华夏烟,高兴坏了,高呼“乌拉!”,专家索性把几条烟都扔给了上士,“这烟你拿去,给船上的其他人分分。”

  上士高兴的抱着烟跑远了,没多大会,兴高采烈的回来了,“先生,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在这艘军舰上服役很多年了,情况熟悉的很。”

  三位专家也不客气,开始试探性的问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当然问的时候,比较策略。

  上士的心里很清楚,这艘军舰已经被卖掉了,不久后就会变成一对废钢铁。在舰艇上服役这么多年,上士对这艘军舰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双江集团的代表发问,让上士一时间情绪难以自控起来,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军舰上的各种设施,彷佛生怕这些东西会随着军舰的拆解而随风飘逝一样。

  三位专家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不时装作好奇的问这问那,上士都详细的做了解答,让三位专家获益匪浅。中午饭是在军舰上吃的,简单吃过午饭后,三人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就这样,三位专家用了两天的时间,把两艘舰艇都看了个遍,许多在实验室里无法破解的难题,在这里都得到了答案。不过他们对乌克兰人的认真程度也颇为欣赏,因为经过这两天的仔细评估,得到的数据跟牛比列夫斯基提供的丝毫不差。

  表面的数据都记录在了纸上,需要的数据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三位专家高兴的打道回府了。

  x省军区副司令员杨明亲自把三位专家送回了舰艇研究院。得到报告的华夏国总书记震兴华大为高兴,秘密接见了杨明和三位专家,提出了表扬和鼓励。

  八个月后,具有华夏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和电子干扰舰成功下水,极大的加强了华夏国的海军力量。当然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呼市的政坛干部交流和调整已经告一段落,表面上看非常平静,干部之间的交接也没出先什么问题,这让江涛放心不少。来呼市上任快三个月了,只是忙着应付这些问题,江涛还没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