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人神共愤的滔天大罪!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陛下想削夺哪个宗亲诸侯的国土,晁错,都能拿出证据确凿的罪证。”

  “晁错还强调:这些宗亲诸侯当中,又尤其以楚王的罪证,最为‘确凿’······”

  话说到最后,申屠嘉也终于是回过味儿来,便也和刘胜一样,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思虑之中。

  倒是刘彭祖,将目光在申屠嘉、刘胜二人身上反复移动了好一会儿,才后知后觉的回过味儿来。

  这件事,很奇怪。

  非常奇怪。

  因为按照此刻,正齐聚于故安侯府的师生三人,对天子启的客观评价来看,当今天子刘启,绝对不是一个会被情绪左右的人。

  就算偶尔有因为情绪波动,而做下过蠢事的‘前科’,但在大事上,尤其是削藩这种关乎朝堂大策的重要事务上,天子启,却永远都会冷静的像一尊石像。

  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你可以不相信刘启,但你永远可以相信天子启。

  因为在天子启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情绪’二字;

  天子启的所有举动,永远都只会为‘利益’二字服务。

  除非······

  “我觉得,楚王犯下的事,恐怕非常严重。”

  “——严重到了即便是父皇那样,喜怒不形于色,从来都不会被情绪左右的人,都被严重影响的程度!”

  “如果不是这样,就根本无法解释老师的削藩方案,会不被父皇采纳。”

  “因为对于好用的办法,父皇,从来都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采用;”

  “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仅仅只因为看到了某人的罪证,便恼怒到直接中断会议,甚至将老师、陶青这样的三公遣退,却唯独留下晁错一人······”

  听闻刘胜这一声低语,申屠嘉稍一思虑,也不由缓缓点下头去。

  而随着申屠嘉点下的头,师生三人的心,却无一不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

  或许在常人看来,这件事很难理解;

  宗亲诸侯犯错,这不是很常见的事吗?

  如果连这些土皇帝都不犯错,那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能有犯错的胆量?

  但话虽如此,可错误和错误,也还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民间,千百年不变的铁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到了宗亲皇室身上,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宗亲皇室杀了某人,能给其家人赔点钱,都得被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真是个敢做敢当的贤王!

  至于欠钱,那就更别提了,本金、利息且先不探,能不杀人灭口的,也都能算是‘善良正直’的好宗亲。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千古铁律尚且如此,具体到其他的罪状,自也大都是类似的情况。

  寻常百姓造反,得砍头吧?

  宗亲不一样;

  宗亲造反,只要不是死在战场上,那在叛乱平定之后,就基本不能杀了。

  顶破天去,也就是软禁至死。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