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母后,真是这么想的?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发出‘吱吱’的摩擦声,以表示家里没饭了、不能款待刘邦的客人们了。

  但等刘邦疑惑地来到厨房,却总能看见:厨房的斧内,盛有满满一整锅肉羹。

  这样的事发生接连好几次,刘邦自然也就明白了嫂嫂的心意,便自此不再带朋友去大哥家,免得自讨无趣。

  只是这个‘仇’,却被小心眼的刘邦记在了心中。

  后来,曾经的小混混刘邦摇身一变,成为了汉太祖高皇帝,丰沛刘氏,可谓是鸡犬升天。

  别说是姓刘的了;

  凡是祖上三代,能跟丰沛沾亲带故的人,都自此成为了‘皇帝的邻居、天子的乡党’。

  至于丰、沛二县,更是被刘邦大笔一挥:永不征税赋!

  外人尚且如此,那些个刘姓的亲戚,刘邦自也是一个都没落下,能封王的一律封王;

  便是早已死去的大哥刘伯,刘邦也没忘追谥其为‘武哀王’,以表达自己对这位亡兄的敬重,和思念。

  可唯独对大哥刘伯的家人,也就是那个曾经,用汤勺刮锅底的嫂嫂,以及大哥刘伯家的独苗,刘邦却迟迟没有敕封。

  对于这个状况,嫂嫂自然是心里有数,不敢去找刘邦,便只能暗中怂恿儿子刘信,去跟太上皇刘煓求情。

  被孙儿这么一求,又考虑到大儿子早亡,孙子刘信更是大儿子唯一的独苗,刘太公便也心生不忍;

  召来皇帝儿子刘邦,就委婉劝说道: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你已经做了皇帝,就应该有起码的容人之量······

  你大哥在的时候,对你不错,如今伱大哥不在了,就留下那么一对孤儿寡母;

  而你如今,也显赫了;

  如果不报答亡兄的恩情,天下人,又会怎么看待你这个皇帝呢?

  被老爹这么一劝,刘邦也是稍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但也依旧无法原谅当年,自己带朋友回家,嫂子却当着外人的面,对着自己猛刮锅底的往事;

  一边是心里的别扭,一边是老爹的劝说,以及‘天子要有容人之量’的说辞;

  各种因素结合之下,刘邦最终也只能咬牙切齿的,将大哥刘伯唯一的血脉子嗣,封为了彻侯。

  只不过,即便到了封侯的时候,刘邦也依旧没忘恶心一下这对命苦的母子;

  ——武哀王刘伯唯一的儿子刘信,被太祖高皇帝刘邦敕封为:羹颉侯。

  什么意思?

  羹者,肉羹也;

  颉者,通戛,音也,;

  所谓羹颉,就是在盛肉羹的锅底,刮出‘戛、戛’的声响。

  换而言之:刘邦将大哥的儿子刘信,封为了‘刮锅底侯’······

  大哥一家如此,二哥刘喜一家,也丝毫没让刘邦省心。

  在刘邦微寒之时,太公刘煓就曾拿二哥刘喜,来作为教育刘邦的案例。

  太公对刘邦说:你看看你二哥!

  踏踏实实种地,本本分分做人,一点都不让我为他担心;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