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1章 论功行赏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论功行赏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天子胜新元二年年初。

  受马邑战役的影响,准确的说,使整个天下,乃至整个已知世界的注意力都被马邑所吸引,天子胜新元二年年初的大计,却是意外的没能得到太多关注。

  想来也正常。

  ——一来,已知世界唯二的大块头,摆开架势在代北打了一场,尤其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约战;

  二来汉室这边,年幼即位的天子胜也还没有加冠亲政。

  天子没有加冠亲政,太皇太后代为掌权,按照汉家朝堂不成文的默契,本来就是要尽量低调的处理政务的。

  这很容易理解:不要刺激还没有掌权的天子胜。

  刘胜倒是没太在意这些,而是将自己的所有注意力,乃至于按时加冠亲政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场马邑战役之上。

  战役的成果也非常不错,至少大大出乎了刘胜最乐观的估计。

  而在这样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便到了这个时代的保留节目:论功行赏。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参加这场战役的各支部队却并没有很快离开战场。

  除了飞狐都尉部奉诏折返飞狐迳,继续自己‘长城防线救火队员’的使命之外,其他各部分参战部队,都还在马邑一代驻防。

  包括郅都率领下的车骑主力大军,也同样没有在第一时间从马邑撤走。

  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堂‘论功行赏’的工作,可以因为参战部队还没有脱离战场而往后拖延。

  司马法云:赏罚不愉月,欲民速睹为善之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赏赐有功者、惩罚有罪者,都不应该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期限,这是为了让民众迅速看到、明白做好事为自己带来的切实利益。

  放在军队也一样:要让将士们尽快看到、听到甚至是亲身体会到立下功劳,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犯下罪孽,也同样会招致让人心惊胆战的惩处。

  而在一场以全面胜利为结果的汉匈打仗之后,对于参战部队的封赏,自然就成了长安朝堂需要投注大半精力的重点工作。

  为了尽快,也尽可能妥善的完成这次工作,尚未加冠亲政的天子胜也在太皇太后、太后的默许下,将朝中公卿大臣都招到了宣室殿。

  核心议题,自还是那四个字······

  “马邑大捷,天下人心振奋,汉祚国运大兴。”

  “奉太皇太后、太后口谕,朕当论功行赏,以使天下百姓民、军中将士明知:为汉羽翼,即可得名扬于天下,亦有实利以供养家中老幼。”

  “只往时,我汉家在和匈奴人的战争中败多胜少,更从不曾有过如此大捷。”

  “此番论功行赏该以何为要、以何为准,朕还望诸公畅所欲言。”

  端坐于宣室殿上首的御榻之上,对到场的朝中公卿如是道出一语,刘胜便含笑点点头,首先将目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