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8章 窦婴,堕落了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淤三兄弟在当天启程就藩。

  天子启这个举动,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决定性的变故,让其改变了‘立长’的想法,转而去选择风险更大,也更容易为后世埋下祸患的‘立贤’。

  感受到天子启的这层意图之后,整个长安朝堂都是讳莫如深,生怕被牵扯进那个改变天子启想法的漩涡之中。

  窦婴,原本也应该这么做。

  尤其是作为天子启的母族外戚,作为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一点点提拔起来,且前途一片光明的外戚,窦婴比其他人都更应该站在天子启这一边。

  当时的天子启,其实更需要窦婴在朝堂上站出来,以自己故大将军、太子太傅的身份亮明态度:册立储君的事,是由陛下和太后决定的,我们作为人臣,没有对此感到不满的道理。

  如果窦婴真的这么做了,那之后的很多事,都会变得非常顺利。

  ——原本因储君册立的异常而感到不满,从而生出些许动荡的长安朝堂,会带着‘太子太傅都这么说了,我们操心个什么劲儿啊?’之类的想法,不再对储君册立一事抱以异常的关注;

  窦婴也将借此在朝堂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足以和手握泼天大功的周亚夫分庭抗礼,相互制衡的话语权。

  再加上‘太子傅’的身份,必将为窦婴引得一个‘能让将来的汉天子言听计从’的特殊光环,有这样的窦婴制衡,周亚夫或许就不再会那般跋扈,也就不再会是非死不可了。

  再往后,窦婴做了太子胜的老师,和窦太后之间的感情自也就会越来越亲密。

  窦婴可以成为脆弱的太子胜的倚靠,通过自己在朝堂、军中的人际关系和威望,帮助脆弱的太子胜巩固储位,并以此为代价,换得刘胜对窦氏一族——至少是对窦婴这一脉的特殊承诺。

  还有一件事,或许已经被世人淡忘了。

  ——刘胜这储君之位,甚至是刘启这一脉的传承,可是窦婴亲自保下来的!

  当年,窦太后鬼迷心窍,非要让梁王刘武做储君皇太弟,天子启也被母亲逼得退无可退,甚至都已经在口头上答应了此事!

  若非窦婴站出身,以‘陛下喝多了’为由将此事搅合黄,别说是刘胜了,恐怕整个天子启这一脉的传承,都要断在窦太后那荒唐的念头之下。

  这个恩,刘启这一脉的诸刘宗亲,都还是认的。

  尤其是刘胜,更是至今都还承窦婴一个‘扶保之功’的泼天大人情。

  结合此件,待天子启驾崩殡天,天子胜新君继立,背靠东宫太皇太后,头顶皇帝太傅之职,又兼天下有名的大儒、平灭吴楚的大功臣等一系列身份,窦婴即便做不了又一个张苍,也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改的一笔。

  若是更肆无忌惮的发挥想象力,窦婴这个外戚的出现,甚至可能会为后来的外戚群体做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