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先帝遗诏?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侯,吕氏呼?

  君侯,吕氏呼······

  无论是否真的有罪,甚至是无论是否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对于汉家的外戚群体而言,这样一句寥寥数字的中伤,都是极其致命的。

  ——君侯,难道是吕氏外戚吗?

  ——君侯,难道要做吕氏外戚那样祸乱天下的逆贼吗?

  在如今汉室的舆论环境中,吕太后已经被大致洗白,但也不过是历代汉天子交替努力得出的成果。

  而在开国外戚:吕氏一族中,除去吕太后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早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逆贼。

  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随便提起几件事,便能知道吕氏外戚,在如今汉室舆论大环境中‘人人喊打’的程度了。

  众所周知:当今天子胜的祖父、先孝景皇帝刘启的父亲——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并非是正常的顺位继承。

  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这位代王殿下先是经历了父亲刘邦死去,兄长刘盈即位;

  之后又经历了大侄儿刘恭、小侄儿刘弘各自在皇位上坐了四年。

  直到吕太后驾崩,小侄儿刘弘再也无法坐在皇位上,这位温良恭谨的代王殿下,才被平灭诸吕的陈平、周勃等老臣迎入长安,并迎立为新君。

  而在这个过程中——在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过程中,有另外一个刘汉宗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这个人,诛灭诸吕,就注定会是一纸空谈。

  ——齐悼惠王刘肥之子,代王/太宗孝文皇帝刘恒的另外一个侄子:齐哀王,刘襄。

  诸吕之乱的平定重点,当然是在长安的武装政变,以及绛侯周勃所主导的、针对吕氏外戚一族的一系列政治清洗。

  但若没有齐哀王刘襄率二十万大军,于函谷关外摆出一副‘我特么来了奥!’的架势,吕氏根本不会将注意力和兵力分散到关外,平白给绛侯周勃鼓动北军,以至于‘刘氏左袒’的机会。

  想想就能明白:诸侯大臣共诛诸吕,这便是有诸侯,也有大臣。

  大臣是陈平、周勃等在朝开国元勋,而诸侯,自便是出钱出力的齐哀王刘襄。

  那么,问题的关键点来了。

  ——大臣们共诛诸吕,可以理解为是在吕氏的淫威下忍辱负重多年,实在忍不下去了,想要拼死做出反抗;

  那齐哀王刘襄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说些场面话,那不外乎便是‘身为刘氏宗亲,有拱卫长安天子的责任’啦

  ‘心疼在长安做泥塑雕像的天子表弟’啦之类。

  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诸吕平定,齐王即立。

  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

  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事儿成了,大臣们得了个匡扶汉室的美名,自然是加官进爵,共同分享胜利果实;

  那作为诸侯王,唯一能值得齐哀王刘襄冒着如此风险去追求的,也就剩下那至尊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