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 补偿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十年基业的,可是一句藏在鱼肚子里的‘大楚兴,陈胜王’。

  要想避免类似的事,也在自己统治下的汉室发生,唯一的选择,就是甩锅。

  只是这样一口锅,谁碰谁死。

  自有汉以来这六十多年,前后近二十人奉常,或者说以前叫‘太常’,其中便有四人,死于类似的祭祀事故。

  只是青史之上,并不会记载太常某某、奉常某某,因为在祭祀过程中灭了一盏灯、起了一阵风而死,而是会被记载为‘突发恶疾’‘暴毙而亡’,乃至于‘知天命’‘寿终正寝’。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杀一个臣下,对刘汉皇帝而言,几乎是毫无操作难度的事。

  ——先任命此人为奉常,然后三天两头祭个祖、告个庙就可以了。

  换个角度来说,窦彭祖能在奉常的位置稳坐这么多年,自也不是因为先帝和刘胜懒,不愿意去祭奠祖先,而是因为先帝和刘胜,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包庇’窦彭祖。

  毕竟再怎么说,窦彭祖也是窦婴之后,窦氏外戚唯一能拿出手的牌面。

  真要让他死个莫须有,那窦太皇太后的盛怒,绝非这人世间的任何人所能承受的······

  “窦完出了这样的事,袁盎,当也是活不了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窦太皇太后再度开口,语调中也重新带上了些许试探的意味。

  只是刘胜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知道皇祖母是在考校自己的业务水准,便也赶忙正了正身。

  饶是早有腹稿,也仍不忘细细思考一番,再措辞片刻,方郑重其事道:“太仆马政,系天下安危于己身,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若大张旗鼓的查办太仆上下,恐怕会生出不小的动荡。”

  “反之,又恰恰因为太仆马政太过于重要,若是发生了这样的事,孙儿还不从重查办的话,往后的太仆马政,只会愈发让天下人感到失望。”

  “在孙儿看来,这也正是皇祖母没有让廷尉去治窦完的罪,而是让窦完去宗祠受罚的原因?”

  轻声一语,引得窦太后缓缓点下头,刘胜再继续道:“所以孙儿认为,此事既不能高调,又不能不高调。”

  “具体而言,便是对外放出消息:太仆袁盎体弱多病,告老还乡,再委任新太仆,皆新太仆的手以整合、调任的名义,大肆整治太仆上下。”

  “而对内,就不需要再顾着朝堂的体面了——孙儿打算将发生的所有事都拟为公文,发放给我汉家千石以上的每一个官员,将发生的所有事都告诉他们。”

  “如果可以的话,将窦完、袁盎的下场也写上公文,若皇祖母恩允,还可以对窦完、袁盎等一干首恶者抄家······”

  说到最后,刘胜的音量也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望向祖母的目光中,也不免带上了些许迟疑。

  抄家,在封建时代的每一次出现,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