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两场大典_风云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大九年(公元951年)正月初五,丁卯日,“破五”民俗时,后周、南唐同时举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典。

  在北方的东京城(开封),后汉太后一大早颁下诰令,授予监国郭威传国玺印,正式即皇帝位。

  接到诰令,四十七岁的郭威身着明黄龙袍从皋门进入皇宫,步入崇元殿即位,举行了一场异常简洁的登基大典,颁发制书,表布一系列“利好消息”:

  改号为周。曰:“周室之裔,虢叔之后,郭简之子”,于是定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年号为广顺,历时十年的后周政权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废除苛刑。曰:“致理安邦,必先行政。”郭威对一个月前惨死的后汉重臣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都追赠官爵,官府出面为他们收敛安葬,并且寻访他们的子孙依次任用;犯有盗窃罪和强奸罪的,一律按照后晋天福元年以前的刑法条文处理;罪人不犯谋反罪的,不得株连亲戚家族和登记没收家产。

  当初,唐朝衰败,盗贼很多,便不用原来的刑律条文,另外制订严刑酷法,规定盗窃脏物够三匹绢帛的处死。后晋天福年间将处死标准加到五匹绢帛;奸淫有夫之妇,不论强奸、通奸,男女一律处死。后汉时刑法严苛,规定盗窃钱一文以上的都处死,此外罪行还不属于谋反的,往往满族抄斩、没收家产。

  提倡节俭。曰“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拖累)夏民乎!”曰:“积于有司之中,甚为无用之物。”将汉宫几十件珍宝玉器全部取出,当庭打碎,说:“凡为帝王,安用此物!”宣布免除后汉所设额外苛敛以及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的“羡余物色”,所有粮食仓库、场院掌管交纳的官吏,不得收取额外的“斗余”、“称耗”;从前以赋税盈余名义进贡物品,全部取消;

  郭威极力倡导薄葬,曰:“先王垂训、孝子因心,非以厚葬为贤,只以称家为礼,扫地而祭,尚可以告虔:负士成坟,所贵乎尽力。”

  恢复民生。曰:“立政之先,养民为本,每及征赋,尤要徇公……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民众与蕃人“一听私便交易”;对累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归中原的幽州饥民,放免其差税,以田分给现佃户充永业,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军队严禁扰民。

  随后,郭威颁发劝课耕桑诏,曰:“农桑之务,衣食所资,一夫不耕有艰食之虑;一妇不织有无褐之虞。”要求官员做到:“野无旷土,庐有环桑,至谷帛以丰盈,遂蒸黎之苏息。”

  ……

  当然了,对亲信手下的封赏是少不了的,一顶顶的大官帽很快发了下去。

  其中,柴荣进封澶州节度使,节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