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弹指十五年_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赵林。

  刘知府赶紧起身,“下官拜见镇国公。”说着就要行礼。

  赵林伸手将他扶住,微笑道:“刘大人客气了,快请坐。”

  刘知府谦让几句,才小心地坐下。

  “刘大人几时来的?”

  “今年是丰年,应州的粮食收成不错吧……”

  落座之后,赵林随口问了几句应州的近况。

  刘知府都一一作答。

  赵林在十一年前一战封侯,又在接下来的两次比武朝中夺魁,为大越建不世之功,二十六岁便被封为镇国公。

  二十九岁时更是以元境武人的身份夺魁,成就空前绝后的“大四元”。

  刘县令升任知府以后,得知了这些秘闻,不由暗自庆幸当年对赵林还算厚道。

  此时他暗中观察,赵林面容跟当初变化不大,更成熟稳重了一些,不过毕竟身份不同,举手投足,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刘大人,你是应州知府,来燕州合规矩吗?”

  赵林转动桌上的茶杯,有意无意地问道。

  “无妨,下官来燕州尚有别事,顺道来拜访国公。”

  刘知府欠身答道。

  赵林点点头,略一沉吟道:“我那兄弟梁松……有消息了吗?”

  功成名就之后,赵林提携故旧,报答于自己有恩之人。

  愿意来燕州的,就接过来安排差事,不愿意来的,也在清河县当地打点照顾。

  他还推荐了几名六合门弟子,进入行云宗外院习武,资质实在普通的,也帮忙谋了出路。

  唯一遗憾的是,跟自己关系最好,有过命的交情梁松,突然从人间消失,杳无音信。

  因为相隔两地,加上身份原因,赵林不方便亲自去查,便写信给刘知府帮忙,过了两个月,刘知府就亲自上门来了。

  “下官正是为此而来。”

  刘知府神色一整,说道:“我派人问遍梁松的同门和左邻右舍,将他离开前三个月接触的所有人都记录下来,终于找出一点线索。”

  “哦。”

  赵林眼神闪了闪,“刘大人请讲!”

  刘知府接着道:“元熙十九年的一月,清河县来了一名道士,专程到顺城街找过一次梁松,住在顺城街的人很多都见过这名道士。”

  “半个月之后,梁松从衙门请辞,离开武馆,有人看见他跟道士一并离开的……”

  赵林抬手示意他先别说下去,喃喃自语道:“元熙十九年一月……”

  细思一阵,想起来元熙十九年的二月,自己写信想让梁松到燕州来,但信还没发出去,先收到梁松的一封信。

  梁松在信里聊了一些过往,并在最后说感念兄弟一场,以后有缘再见。

  赵林当时就觉得奇怪,什么叫有缘再见?听起来像是道别。

  不过当时他正在准备第三次比武朝会,想等过后再联系,哪知自那便没了梁松的消息。

  如果不是那封信,赵林甚至怀疑梁松被人害了或者掳走。但梁松走之前不但写信给自己,还辞了捕快的差事,说明是主动离开。

  “时间对得上!”

  赵林点点头,微微皱眉,“怎么跟道士扯上关系了?”

  刘知府不敢打扰,在一旁静静等着。

  过了一阵,赵林收回思绪,“刘大人,你继续说。”

  刘知府继续道:“我从守城官兵那里打听到,梁松他们是从东门出去的。下官猜想他们可能是去了东边的邻县,就派遣人手追查。”

  “结果一路打听下去,原来他们不是去邻县,而是一直往东南走,穿过三个州,十几个郡县,到了齐州。”

  “然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们了。”

  赵林神色一动,“齐州……靠海吧?”

  刘知府道:“正是。”

  赵林摇头失笑,“我那兄弟难道跟着道士出家了?”

  说完拱手道:“多谢刘大人了,”

  刘知府忙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

  送走刘知府,赵林再次回到书房。

  走到九宫图前,负手而立,脑海里忽然想起那个刚刚穿越过来,在白头山中挥锄刨地的少年。

  “十五年了……”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