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董卓迷惑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一向软弱的汉献帝忽然发力,坚决不允。

  董卓这才想起来,自己头顶还有个皇帝。

  鹰扬狗贼打出的清君侧口号,清除的压根不是他董卓身边的奸贼,而是皇帝身边的奸贼。

  于是董卓幡然醒悟,这些名士一直在给自己灌迷魂汤。

  可是就连袁绍都分不清手下谋士截然相反的各种意见,董卓就更分不清了。

  而且次次如此。

  只要董卓一召集丞相府幕僚开会,意见必然会截然相反。

  而且听起来都极有道理。

  就像眼前这一幕,董卓也已经分不清到底要不要管控全城,只得大吼一声:“今日且不议洛阳之事!都谈谈,关东叛乱,吾等该如何应对?”

  中郎将段煨说道:“叛军草聚成军,除了鹰扬将军所部,战力皆不足一提。洛阳城中禁军、西凉军十余万,只要以重赏激励,旬月间即可扫荡豫州。而后集合全军精锐,全力与鹰扬将军决一死战,则胜负可定。”

  董卓颇为认同。以西凉军之悍勇加上禁军之精锐,扫荡关东乌合之众想必是轻而易举。

  历史上,董卓在迁京之后也是如此规划的,事实证明草草成军的关东联军,在西凉铁骑面前的确不堪一击。

  天下最繁华的豫州,人口两百余万的颍川、汝南等西部郡县被西凉铁骑屠戮殆尽,史记所过无所遗漏。

  有先见之明的荀彧早早带着族人避难于袁绍治下,才逃过一劫。不肯听荀彧劝谏的族人、百姓尽皆死于西凉军手下。

  后世传闻中培育出郭嘉、荀彧、戏志才、钟繇、徐庶、司马微等人的颍川书院,也在兵灾中湮没了存在的痕迹。

  此时侍中周毖大怒,说道:“请斩段煨以正军心。相国自度十万禁军东征后,鹰扬将军会坐视不理否?”

  董卓被周毖激烈的声音吓了一跳,有时候声音大的确显得更加占理。

  董卓以己度人,要是自己在张瑞的位置上,恐怕能立即欢天喜地的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入京城。

  议郎何颙亦出口说道:“如今我之心腹大患只有鹰扬将军,其战欲最强,兵锋最盛。若我等调转兵锋对战他人,鹰扬将军必乘虚而入。然若我等猛攻鹰扬将军,其他诸侯却未必会加入战局。”

  董卓头大不已。

  只要议事,意见必然会截然相反。

  今朝又是如此。

  可偏偏双方说的都十分在理,任谁来也无法轻易决断。

  无奈董卓只得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即留下西凉军守卫京师附近,派禁军东征,扫荡豫州关东军。

  一般张瑞管这种折中的方法叫做慢性自杀。

  因为无论采用哪种意见,只要全力去拼杀,其实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唯独这种不左不右的方法,想两头兼顾,结果却必然是两者兼失。

  随后董卓提议道:“洛阳居天下之中,腹背受敌。某意迁都长安,尔等以为如何?”

  何颙立即反对,说道:“长安历经王莽之乱,气运散尽,已无王者气象,不宜为都。西凉叛贼屡次寇略三辅,明公数曾与战,当知贼军战力。如今西凉叛军尚未与我等为敌,一旦迁都至长安,难保不会生变。”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