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一章民心所向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长安。

  在大量工人挥汗如雨的建设下,长安城的规模要远超汉代长安,周回四十多里,占地面积高达八十四平方公里。

  可容纳的人口堪比大唐,户籍将来至少还能翻一倍。

  为了养活百万人口的长安,张瑞也是煞费苦心,一直在疏通郑国渠,同时令科学院汇聚大量水利专家及数学家,一同计算扩大郑国渠面积,重修关中六辅渠,新建大量池陂湖泊水库。

  这方面,司马芝详细汇报道:“京兆尹共开垦良田一千两百万亩。其中郑国渠灌溉一百九十万亩。在左冯翊屯田之百姓亦开垦良田两百万亩。共计约四百万亩良田受郑国渠灌溉。”

  “最后弘农郡,征西将军府所领县六,户籍八万三千,口四十一万人,有田四百三十万亩。”

  六个县四十多万人,显然安置了大量自河南逃难而来得百姓。

  当初河南粮尽,人相食,为了能使河南百姓活命,张瑞毅然收兵后退百里。

  这么大的代价,张瑞十分关切结果如何。问道:“自河南出函谷关,流往关中乞活之难民有多少?”

  “禀君侯,官府共计收纳难民百余万,其中三十余万安置于弘农,二十余万安置于京兆尹,十余万分散安置于河东、上党、河内,十余万于左冯翊屯田,三十余万迁于西河。”

  张瑞抚掌而起,兴奋得在屋内漫步,笑声张扬而又自豪。

  安置百余万难民!

  这一举措不亚于刘虞在幽州安置百万青徐难民。

  这个结果令张瑞不禁产生极大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自己穿越到汉末,除了皇图霸业以外,总算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至少拯救了上百万百姓的性命。

  历史上董卓迁都长安,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直到李傕、郭汜惨死,西凉军灰飞烟灭,关中八百里秦川已人烟断绝。

  这数百万百姓都惨死于董卓及其麾下的残忍暴虐。

  张瑞可以直接下断言,若没有自己穿越而来,这上百万百姓皆会惨死。是自己率领一众仁人志士,自强不息,改变了其惨死的命运。

  这远比称孤道寡更有意义。

  司马芝亦赞扬道:“此百万黎民皆赖君侯仁义而活。是岁之后,君侯仁义威望皆与日具高。贤名扬于四海,功绩传于郡县,堪称德高望重之贤良重臣。”

  张瑞嘴角上扬,若是大汉依旧承平,仅凭自己如今的名望,就能与刘虞、羊续、黄琬等人比肩。

  假使大汉十三州何处有叛乱,朝廷会很自然的选派自己前去担任刺史,抚平叛乱,安宁郡县。

  而汹汹叛乱的百姓,在听说自己履任刺史之后,将会慕名而归化,不复离乱。若是出仕并州、幽州刺史,异族也会因为自己名望而不敢侵扰,主动朝贡。

  即便是如今乱世,这种名望也不是一无用处。

  随着征西将军府实力的昌盛,征西将军本人贤名的流传。许多因为战乱而举兵自保的小势力,并无争雄天下的野心,会纷纷选择率众投靠往征西将军府治下。

  便比如曹魏名将李通。

  李通字文达,以游侠闻名于江汝地区,和同郡人陈恭起兵于朗陵,四方很多人都来归附。

  李通自度没有一统天下的才能。所以率领所有部众主动投靠往曹操。

  当征西将军府逐步扩大,雄视天下,逐鹿于中原。在扩张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豪杰率部主动投靠,押注于张瑞身上。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