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 民生之本_大唐:开局参与玄武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转眼,春耕的时间到了。

  对于大青山来说,此次春耕可谓是意义非凡。

  由于第二年的旱灾以及后续肆虐的蝗灾,粮食的产量定然会大受影响,更何况大青山有良种,有技术。

  但这些优越的条件是外面的普通百姓没有的。

  倒不是说沈青不愿提供帮助,而是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耕作习惯,早已经在血脉传承中根深蒂固。

  自己贸然去改变他们信奉的方式,不被采纳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若是引发了反弹情绪,甚至可能招致平民的敌视。

  于是沈青能做的便只有尽力提高大青山内部的粮食产量与存量,以确保足够供应自己人的前提下,能够救助更多的普通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同样,饥荒导致的大量流民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吸纳对象。

  如今以大青山的生产力,养活足够多的人是毫无压力的,但是虽然之前接纳了不少被天竺掳掠的平民,但如今的劳动力数量依然没有达到令沈青满足的程度。

  大青山脚下的,已不仅仅只有当初系统奖励的百亩良田。

  在大青山人的高涨热情下,一片又一片的土地被开垦了出来,沈青提供的种子也都被种了下去。

  一片用来进行杂交育种等研究的试验田也被保留了下来。

  沈青和祝年也从手下农夫中选出了几个有研究精神的年轻人,传授了些远远超过当今水平的农业知识,从而进行研究。

  不求什么突破,只求能够让如今手中的良种保留下去。

  去年种下的优质土豆、红薯等又能饱腹又好种的作物已经让整个大青山惊为神迹。

  而颗粒饱满,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又高产的离谱小麦更是让所有人震惊无比。

  博学的祝年当时都确认了好几遍统计数据才确信,陈墨不是脑子坏了才记下的如此离谱的数字。

  见识了这些之后,农务人员们自然完全放下了对沈青很多,完全不符合他们常识的说法,以及提供的种子存在疑惑。

  都热情高涨地投入了新一轮的耕种之中。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的规模自然也很大。

  见到了原本不会在北方播种的秋小麦都能够在大青山生长的如此顺利,春小麦的耕种自然是被寄予厚望。

  由于小麦作为重要的主食有着非凡的意义,除了享受之外也应该更多播种应对饥荒的粮食储存。

  因此最大部分的田地被划给了小麦的种植。

  而大青山除了气温十分宜人之外,水源丰富也是很大的一个优势。

  大青山的山泉水可谓是异常丰富,不仅甘甜无比,还存量极高。

  在祝年的协助下,沈青也设计了一套大青山的储水、供水系统。

  一道道沟渠将整个大青山的泉水、溪水以及收集的雨水引入庄园以及青山卫营地附近一小一大两个蓄水池。

  之后辅以若干引水渠,令用水十分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