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9章 益州将进入大唐的狂暴模式?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呢?”

  “丞相何必执着于未来那些事,我们一代人只能完成这一代的事,秦始皇没能彻底消灭六国旧贵,太祖离世的时候,天下有三分之二的领土不在朝廷手里,到了武帝时期,不仅异姓王消失,刘姓王也式微。但豪强又并起,天下,问题永远没有尽头。”

  诸葛亮不由得笑了笑,似乎也释怀了这个问题。

  “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之后,再配上伱说的府兵制,能够征调更多的兵马?”

  “是的,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农民,再从农民中抽调兵源,只要能入伍当兵,就减免赋税。”

  “如何保证兵源的战力呢?”

  其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满足日益频繁的战争需求,中国的兵源制度就从夏商周的民兵制转变为征兵制度。

  所谓的征兵制是全民都有从军的义务,例如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必须服兵役两年。

  兵役结束后可以回家,但如果临时遇到战争,则就地等候调动。

  征兵制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口锐减,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于是以屯田制为基础的世兵制出现了。

  也就是眼下三国都在使用的兵制。

  世兵制的雏形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是管仲先玩出来的。

  世兵制是将士兵世袭化,一代一代相传,每一代都是当兵的,并且家属集中居住,以此来制衡前线将领。

  本质上来说,以屯田制为基础的世兵制,是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屯田的过程中,官府收走了一半。

  世兵制和征兵制相比,士兵的战斗素质更高,因为是终身职业兵。

  但世兵制的缺点是兵民切割开,当一代能征善战的士兵老去之后,下一代无法快速接续,容易出现断层。

  对于诸葛亮提出的如何保证兵源的战斗力,李衡是这样回答的:“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训练,从京师到各郡、县,设立折冲府,上府为一千五百人,中府为一千人,下府为五百人,根据不同郡县的户籍人数不同,来制定。”

  “每一府设置折冲校尉一人,左右果毅校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管理当地折冲府,保证兵源和训练。”

  “如此,确实能大大增加兵源,但军备又是一个问题,何时征集多少府兵,要准备多少武器,朝廷无法掌控,多了朝廷没有,少了征集上来,又没有战斗力。”

  “所以接下来我们必须增加军器监的数量。”李衡说道,“必要的时候,朝廷可以允许私人登记商社,获得铸造兵器的权力,朝廷从那里购买,这样能加快兵器铸造。”

  “兵器下发到府兵手中,等战事结束之后,府兵回到农田里,武器呢?”

  “武器要交上来,我们现在已经全面普及纸质办公,能过完成如此精细的管理。”

  诸葛亮再一次点了点头。

  如果这个制度真的能施行,益州将能短时间内动员处数十万大军。

  这对于开辟第二战场,以及巩固第二战场,有绝对的帮助。

  而且,对于战损之后,兵源的快速补充,也有绝对的好处。

  这个制度的逻辑,其实是将以前世家豪族手里的田拿出来,配置给农民,再让渡朝廷的赋税,来换取兵源。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