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俱生我执_替天行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哼”,李子秋却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只是淡淡说道:“若是道信,在我第二次喝问之前,就会挺身承担了,你虽然禅学洞明,但有些功夫,却不在经书学问上面。”

  这当然并不是实话,李子秋对于道信一无所知,所有的判断都只能根据眼前这个西贝货道信做出来的,对于道信的品性修为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李子秋并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提供参考。他刚刚之所以会几度觉得眼前这和尚似乎境界比原来估算的要低上一些,只不过是因为弘忍毕竟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无论他如何沉稳有度,佛学精湛,在许多应对经验上怎么也不可能跟一个已经身任禅门宗祖数十载的道信相提并论罢了。

  只是这一点最多只是让李子秋觉得奇怪,若不是后来弘忍在他二度喝问下那不知所措的回答,他也绝不会斩钉截铁地下这样一句断语。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处于牙牙学语阶段的幼童,最开初的时候是分不清“我”与周围环境的界限的,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许多儿童在说比如“我要吃饭”之类的要求时,很可能会说成“妈妈吃饭”甚至“你要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的儿童或许能够记住“我”这个单词的发音,但却还没有形成“我”与其他人与物相区别的意识。直到有一天,人能真正明白到“我”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人与物的“我”的时候,自我人格也就这个时候出现了,人也就开始真正以个体的面目去应对这个世界。

  所以按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我”这个词汇可以说是人类最本质的第一认知,事实上佛教理论里也有同样的说法,称之为“我执”或者“俱生烦恼执”。

  是以按心理学的理论,人在遇到如弘忍刚才那种思维完全混乱的情况下面,又忽然听到李子秋这样的喝问,第一反应绝对应该是以“我”为自称来加以应对,而刚刚弘忍却是以“道信”为开头,再转向“我”,这落在李子秋的眼中,分明就是眼前这个和尚在身份认同上产生了偏差,也就是说在他眼里,“我”并不等于“道信”。

  只是这样复杂的事情,他跟弘忍也解释不明白,所以索性打了个马虎眼,干脆训了他一顿。

  “是”,不过现在对李子秋已经极为服膺的弘忍,听了他的话却是深以为然,翻身下拜道:“弟子修行不足,还请佛尊指点!”

  “修行之事,讲究日积月累,并不是可以急得来的”,李子秋皱起眉头,向弘忍问道:“我且问你,真正的道信,又到哪里去了?”

  玄难与玄悟也都支起了耳朵,紧张地等着听弘忍的回答。

  “师尊临行之前突有所悟,修为再有突破,心境更见活泼圆融”,弘忍合什,原原本本地向李子秋答道:“是以师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