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拼命_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国的板甲工艺加以改进的复合甲胄。

  为了获得能够与诺曼板甲对抗的铠甲技术。这些阿拉伯工匠在蒙古屠刀的威逼下废寝忘食的,将他们的甲胄加以改进。最终制作出了这种铠甲来。

  他们增加了甲片的规格,将大块的矩形甲片镶嵌在重型的链甲上面,制作出更加厚重,而且防御力更佳的,阿拉伯风格的板链复合甲。而臂铠和胫甲,则干脆的也使用板甲技术。

  只有头盔还是阿拉伯风格的,四周垂下链甲的尖顶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头盔的护鼻,则是蒙古款式的船锚形。这种甲胄与后世的四镜甲颇为雷同。可以说是旭烈兀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甲胄了。

  装备着这样甲胄的可汗禁卫,已经几乎看不出东方风格的影子,而是完完全全的阿拉伯风格了。他们的武器也同样是阿拉伯人推崇的大马士革弯刀。阿拉伯骑兵用的长矛和狼牙棒。看起来蒙古,这个古老落后的游牧民族,在进入更高等级文明的社会之后,便很快就会学习起当地人了。在中原是这样,在阿拉伯世界也同样是这样。

  这些可汗禁卫,是旭烈兀最强的部队。与这支看起来极为生猛的超重装骑兵比起来。他周围的部队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那是数量庞大的,穿着阿拉伯长袍,带着面纱和头巾。手持盾牌和长矛的阿拉伯部队。他们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的各个地方。是被征服的黎凡特人、贝都因人、库尔德人和少数的埃及人与波斯人的混合体。这些沙漠民族有比较富裕的,还在长袍里面穿了链甲,鳞甲或者皮革的甲胄。

  这些士兵构成了伊尔汗国庞大军队的主体。除了盾矛手之外还有数量不详的弓箭手,剑士和标枪手。他们的战术受到罗马的影响比较大。甚至有一些比较精锐的部队,能够以盾矛,剑士和标枪手组成一些看起来稍显散乱的罗马方阵。当然,这些士兵和他们所使用的阵型的实际战斗力还有待商榷。

  在阵型散乱,战斗力参差不齐的阿拉伯军队的前方。便是伊尔汗国的次一级的重骑兵。

  这些来自亚美尼亚,埃及,波斯地区的贵族武装,雇佣骑兵,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残余力量被旭烈兀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起来。总共五千到七千名穿着各式重型甲胄——重型链甲,重型鳞甲,重型环片甲,重型板链复合甲,重型扎甲……的重骑兵,组成了汗国第一波次的攻击阵列。

  旭烈兀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要将这些士兵当成炮灰来使用。以这些重骑兵的冲锋,消磨诺曼军队的数量、士气和体力。

  当然了,在这些重骑兵的前面,还有一批更加炮灰的部队。他们便是被强行征召的阿拉伯平民。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装备,农具,木棍,菜刀,匕首。甚至空着双手的都有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