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 重设军事体制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兵权和调兵权的明确分割,这极为不妥。”

  司马安的话可谓是直指核心要害,为了保证军队不出问题。防止将领权力过大,在军事体制方面,中国古代的体制甚至比后世的体制更完备。也更严厉。这种调兵权与统兵权的明确划分就是最好的说明。

  拿宋朝的军制来说,平日统兵的将领,包括三衙的主官在内,若是没有枢密院的调令而擅自调动军队,轻者解职,重者处斩。

  明朝也基本沿用了这种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划分,而且更加严备,宋朝将全国的军队分统于三个衙门,而朱元璋则将全**队分统于五个都督府,这样最高的统兵将领权力被划分得更小。

  这种划分有效地防止了将领专权,威胁到皇帝统治地位。

  秦牧当然知道划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重要性。

  但是,他也知道正是由于这种划分,使将领受到了极大的牵制和约束,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军事上的反应迟缓,突发战争时,往往十分被动,容易错过最佳的战机。

  就目前而言,秦牧手下只有十五万军队,而且很快将面临一系列高强度的战争,若是现在就对将领过多的牵制,使军事体制过于硬化,对接下来的战争将极为不利。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秦牧在设置这套军事体制时,才对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划分进行模糊处理。

  要限制将领的权力,防止将领权专,还是等到整体战局处于优势,自己面对满清大军时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时再进行吧。

  他现在成立总参谋部、总监察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这四个军事部门,其意并不是要限制将领的权力,而是希望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保证重大战役时作战指挥、后勤供给更高效有序。

  秦牧将自己的这层意思向司马安约略点明之后,司马安将其中的利弊反复衡量了一番,觉得若是总监察部派往军事的佥事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话,对防止将领变质也算是一道保险了。

  另一方面,现在也不能算是全然没有划分统兵权和调兵权,实际上统兵权现在是分散在各个将领手上,而遇到重大战役时,军队由总参谋部统一调度指挥,等就是总参掌握着调兵权。

  只不过是在一些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时,统兵将领受到总参的限制比较小,可以自由发挥而已。

  加上现在军队人数还不算太多,各个统军的将领单独统领的军队人数也少,而且都是追随秦牧一路走过来的,司马安也没有再强烈要求划分统兵权和调兵权。

  接下来,三司厅内所有人对四个军事部门内部的职司进行了逐一的讨论,几乎人人都发言了,讨论极为激烈;

  论及总后勤部的职司划分时反而是最困难的,因为后勤工作在眼下不单涉及到军队,还必须要有地方官员以及刘伯全这个“户部尚书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