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开(求月票)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指亳州。

  有明一代,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会”。

  大秦攻取徐州之后,淮安不再受到清军直接威胁,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又迅速繁荣起来;

  其中因淮安以东的沿海州县,是淮盐的产地,大秦已经在淮安重新设置了盐运使衙门。盐业生产首先得到了恢复,进一步带动了淮安的繁荣。

  这一次秦牧御驾驻趾于淮安,也正是因为淮安的枢纽位置;

  运河边的勺湖园,本是园林楼阁,风景如画的清雅之地,此刻已经被禁卫团团守住,禁止闲人靠近,园前则是兵马交驰,信使频至,一派繁忙。

  内阁之中,除了路振飞留守金陵之外,司马安与李源都跟着到了淮安,另外六部的侍郎,都察院、大理寺、太仆寺等,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官员随驾。

  可以说,大秦的中枢决策机构都暂时搬到淮安来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北代,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按秦牧的要求,打下一个地方,就要迅速接手治理,安抚百姓,赈济难民,恢复秩序。

  实际上就一个城市来说,战争主要是城墙、城门的争夺,战时对城市内部的破坏不大。对城市破坏最大的是战后的那种无序状态;

  军队要集中精力对付敌人,而且军方多是些大老粗,不适合用于恢复秩序。那就需要文官迅速接手恢复秩序,避免战后出现长久的无序状态,导致地方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第一场战斗还未打响,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前院的大堂里,户部右侍郎杨超说道:“秦王,镇江尚有三万石军粮没法启运,粮船不够用,需要征用民间商船才行。”

  秦牧问道:“需要征用多少船只?”

  “至少要征用两百艘。”

  官方要征要大量征用民间物资,需要秦牧朱批才行,秦牧迅速在杨超递上来的奏表上批朱,然后问道:“如今各地粮价如何?”

  “回秦王,京城一带,一石米已经涨到二两三钱,这其中,有些粮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乃至粮价迅速飙升。”

  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听了都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次北伐要大量征粮,导致大秦粮价上涨是正常的,但如今一石米比原来涨了一两银子,这个涨幅还是让秦牧头痛。

  现在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夏收,但离实际的夏粮出粜还有些日子,加上不法商人发战争财这也是常见的事,朝廷虽然尽量打击那些粮商,但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换算过来,一斗米如今等于涨了一钱银子,别小看这一钱银子,算成大秦宝钞那就是一百文了;

  原来斗米不过一百二十文,现在等于上涨了一倍。对下很多下层民户而言,这是一个非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