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9 章_权臣的艰辛路(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催促他俩努力上进…

  谢行俭默默的看着,两个小孩依依不舍的哭着稀里哗啦,他拉着两个小伙伴的手,哭笑不得:“我就在隔壁,你俩想找我随时都可以来啊。”

  末了,加了句,“吃中饭还是照常三个人一起。”

  叶礼承、赵广慎这才歇了声,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什么“去了甲班交了新朋友别忘了他俩”,“今天中午吃啥好”,“他俩会努力认字,争取早点考到甲班”之类的话。

  谢行俭心里有些感动,但他不会为了照顾两个小伙伴而放慢自己的脚步。

  谢家的家产不多,能出钱让他读书很不容易,他得珍惜。

  韩夫子觉得他有投资的科举前途,那他就必须努力展现出他上辈子积攒的知识与储备能力,他唯有考出来才能报答知遇之恩。

  甲班的同窗有五个,加上谢行俭和林邵白,一共才七个人。

  五个人平均年龄在十三四岁,看到夫子领着谢行俭和林邵白进来,不由的好奇。

  韩夫子三言两语说清缘由,五个半大的少年纷纷站起来友好的介绍自己。

  五人都是附近村子的孩子,有两个今年参加了童生试,不过没过,因此回这继续学习。

  甲班授课形式和蒙童班不同,读的书比三百千深奥的多,第一天韩夫子教授的是《论语》中的‘学而第一”篇。

  《论语》字简义难,韩夫子先带着大家摇头晃脑的读几遍,读通了再细细的讲解释义。讲完后让谢行俭他们自行消化,隔一段时间后,韩夫子会待人到齐后依次进去背书。

  谢行俭进了甲班仍旧需要临大字,每天二十个大字从不间断,就这样苦练了两个月,谢行俭的字终于能拿的出手了,至少一些笔画多的繁体字写在纸上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的出奇。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前后两天,韩夫子给私塾的学生放了假,这是惯例,就是所谓的秋收假,当然也有放学生与家人好好团聚的意思。

  谢行俭今年拜了师,中秋节理应给夫子送节礼的。

  一大早,谢长义赶着牛车和赵高头两人各自拎着两斤清酒,两盒镇上流行的糕点,以及两只歪着脖子的野鸡前去韩夫子家。

  下了车,两家小孩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谢行俭问他爹,“爹,这野鸡咋是死的?”送死了的东西上门不怵人家霉头么?

  谢长义笑:“这野鸡在集市上买的时候就半死不活的,爹说死了也没事,夫子不会计较。”说着颠了颠鸡脚上的绳索,谢行俭瞧着野鸡几乎没啥动静。

  韩夫子是读书人,送些黄金白银的俗物不合适,他爹特地去谢家老宅请教谢老爷子中秋过节送什么礼给夫子合适,谢老爷子说除了平常的肉酒、糕点,再买两只雉,也就是野鸡。

  但没料想到野鸡是快死了的。

  关于送‘死’野鸡的缘由,谢行俭也是后来才搞清楚。

  景平朝的读书人都喜欢‘雉’,据说古书籍中记载:雉一旦被人包围,无法逃脱时,既不会惧怕人的恐吓,也不吃诱饵,而是迅速撞地自杀。用读书人的话来说,这叫:守节死义。

  野鸡真的会自杀吗?谢行俭表示怀疑,他瞅着野鸡脖子上的伤口,像是刀刃割的。

  不过,相不相信野鸡会自杀这个问题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爹信,韩夫子信就够了。

  回来时,他爹又买了六斤肉和三斤酒,花了281文,谢行俭啧啧叹息,花钱如流水啊,可不花又不行,中秋节是大节,他们家要去老宅送节礼。

  往年中秋节他娘准备的节礼也是这样,放在一般人家算是重礼了。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