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4.第3734章_一刀倾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厉秋风思忖之际,只听茅书生接着说道:“慧远和尚心中有大智慧,建造东林寺之时,殿阁楼宇极尽巧妙之能事,而且与左近地势相合,不只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寺院,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堡垒。据说东林寺前面有一道山溪,若是有人想对东林寺不利,只要寺中僧众守住山溪,即便敌人有千军万马,却也无法轻易攻过山溪。就算敌人最后攻过山溪,要想杀入寺中仍然困难重重。寺门之内是一座水塘,上面架着一座石桥,名为虎溪桥。据说虎溪桥上遍布机关,能够杀人于无形,一旦机关发动,桥上的人插翅难逃,不是被机关杀死,便是坠落水塘之中溺死。若是僧众以为无法抵挡敌人,还可以放下机关将虎溪桥毁掉,断绝敌人攻入寺院的通道。慧远和尚如此费尽心思建造东林寺,便是担心有朝一日天下大乱,乱兵和强盗会攻打东林寺,这才将东林寺建造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用来保护寺中的僧众。

  “自东晋之后,东林寺香火旺盛,名动江南。到了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敕赐增修,并赐寺名为太平兴龙寺,号称中原佛教八大名刹之一。此后大唐朝廷一直对东林寺甚是关照,当地官府也对东林寺高看一眼,帮助东林寺扩张规模。到了大唐大中年间,东林寺殿厢塔室,亭台楼阁多达三百余间,藏经阁收藏经书一万余卷,寺中僧侣约数千人,规模庞大,世称万僧之居。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叛军和强盗蜂起,到处烧杀抢掠。东林寺名声极大,自然被叛军和强盗觊觎,屡遭兵火之灾。虽然寺院勉强得以保存,但是殿堂楼阁损毁极多,规模与大唐年间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天下始得太平,东林寺得以复兴,并且规模比以前更大,据说殿堂达到千余间,僧众约有三千余人。宋朝名士陆游曾经写过一首叫作游庐山东林记的文章,称东林寺‘皆极天下之壮丽,虽闽浙名蓝所不能逮’。后来鞑子占据中原,东林寺终于毁于兵火,不复往日风光。”

  茅书生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我讲述许多东林寺的陈年旧事,那是因为东林寺与白莲教有极深的渊源。慧远和尚创立莲社,宣讲净土宗佛学,莲社弟子几达数十万人,行踪遍及天下。其时虽然没有白莲教之名,但是莲社已经成为一大教派,不只在中土丛林之中首屈一指,在官场和江湖之中也是一大势力。

  “到了唐朝中叶,安史之乱过后,大唐由盛转衰,皇族、贵族、官吏、百姓俱都心生惶恐,世间妖孽丛生,邪魔外道横行无忌,来日大难,就在眼前。当其末世之时,许多名士追忆魏晋遗风,寻求避世之途径,位于庐山险要之地的东林寺,便成了这些名士躲避世俗险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