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九章 民族精神的萌动_草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他们的“偶像”兼师长朱雨悠。

  “五皇子和三公主,关慧妃……当年在凤田村,还被叫作小番婆呢,如今却是不一般了。”

  老凤田村的人看着关蒄的身影,一个劲地感慨时势变幻,岁月如梭。

  “二公主和三皇子背后那个……怎么那么眼熟?”

  “德妃萧娘娘,萧大都督的妹妹,有人说,那就是盘大姑……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两个天主教的祭祀就盯着那个修长身影嘀咕,他们以前见过盘金铃。

  “抱着的该是六皇子吧,老天有眼,四皇子去了,又给安娘娘补了个六皇子。”

  商人里有人认出了安九秀,她怀里正抱着刚满月的五皇子。

  “那个戴着毡帽的该是准噶尔公主,据说还是官家亲自下令从藏地抢过来的,没觉得多漂亮啊。”

  消息灵通人士显摆着自己的博闻广识。

  “娘娘跟皇子公主都出来了,官家这是在唱哪一出啊?”

  最后大家的心思都归于一致,迷惑不解。

  皇帝站上了天坛南侧的传音台,这个时代还没有扩音机,没有广播,但不妨碍能工巧匠造出可以广传声音的台子。

  “国民们……同胞们……”

  皇帝开口,广场更显肃穆。

  “这是一个欢庆的时刻,我们这一国,已历十年光阴。这也是一个严峻的时刻,就在立国十年之际,鞑虏贼心不死,兴兵数十万,再犯国境……”

  皇帝的话音回荡在广场,尽管越往远处越模糊,不是每一个字都能听清,但抑扬顿挫的语调,依旧让十数万人能感受到那股凛然之气。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了这一刻,李肆已反复练习了半个月。

  李肆简短回顾了这一国十年来的历程,强调在自己和朝廷的领导下,在国民万众一心的支持下,英华已初步实现老有所恤,困有所依,幼有所教,人各有业,宽刑减赋,百业兴旺。

  接着李肆谈到这一国的前景,特别强调了南洋和西洋对于一国的意义,当然,他只大致谈了及于国中各业利益的经济层面,以及扶助南洋华人,尽华夏正朔之责的道义层面。这是在为大军尽出缅甸和南洋开脱,之后话锋一转,终于谈到了雍正南侵的危急局势。

  “朕早有言,这一国非李家江山,乃万民之国。但我李肆,我李家,既然踞帝王之位,一家就要尽帝王之责!”

  “帝王之责,就在尽天道,福国人。承平之时,乐万民之乐,困乏之时,忧万民之忧,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站在万民之前,领军救亡,虽死无怨!”

  李肆语调拔高,挥臂高呼,那一刻众人的心弦也随着这语调,这手臂而绷紧,却不知李肆心中却在苦笑,自己这皇帝,正朝着精神象征一步步迈进。

  “朕今曰就在这里,带着全家老幼,向国民立誓,国难即是我李家之难!无论何时,我李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