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军介入平叛,没多长时间,分宜的奴变便被镇压了下去。

  并没有形成多大的祸患,首恶诛杀,其余人打做苦役,事情便算是了结了。

  但在这次分宜的奴变之中,分宜县令宋应星却是崭露头角,入了刘易的眼。

  在奴变爆发后,其沉着冷静的应对,在分宜不可能守得住的时候,下令分宜城内民众撤离。

  然后,传信南昌府,请求驻军出兵镇压奴变的同时,还向四周府县发出紧急公文。

  附近府县迅速应对,才没有形成什么大患。

  在刘易的固有印象中,宋应星此人像科学家反而是多于像一名官员。

  是故,在他看到此次分宜奴变的前后事情报告,以及宋应星的名字时,是颇为惊讶的。

  然后,刘易便想起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现在应该已经被刊印出来,广传天下了。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明代中叶以前,中国全部有关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历史地位和实际作用颇高!

  只是,到了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天工开物》竟然在中国失传了,反而是外国有不少的刊印。

  说起来也真是讽刺,“洋大人”们都在学习的《天工开物》,却是被我大清给禁绝了!

  刘易开口下旨道。

  “召分宜知县宋应星入京觐见!”

  刘易准备安排宋应星去大汉皇家科学院入职。

  大汉皇家科学院,便是大汉新成立的研究科学技术的部门,汇聚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

  前身在刘易起兵时,便开始着手组建了,只是一只不是很出名。

  比如说蒸汽机,织布机什么的,都是大汉皇家科学院在负责研究。

  当然,除去实物制造之外,他们也还在从事理论研究。

  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地理等!

  经过刘易的提点,以及一段时间的研究,这些学科的框架都被大概搭建了起来。

  有了那么几本内容粗浅的教科书!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刘易对奇/淫巧技,算学百工有多重视,大汉上下都一清二楚。

  尤其是在大汉坐稳天下之后,越来越多的聪明人为了搏一个幸进,开始一头钻进去研究了起来。

  甚至在中国销声匿迹许久的,擅长百工奇技的墨家,借着这股东风,也有了冒头的迹象。

  对此,刘易感到很欣慰,有人研究就好,他才不管那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只要能拿出让他满意的结果,便给他官做又何妨?

  前些日子,一名江南的能工巧匠,为刘易献上了一架改良过的缫丝机,使得缫丝效率倍增。

  刘易高兴之下,直接赏了那名工匠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