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人心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老爷被刘易说服了,点了点头。

  他承认自己儿子说的对,是他糊涂了,没有昭武军的话,刘家算个屁啊!

  “既然战事停止了,那毛纺工坊也就该继续投入了,这其中的利润很大。”

  “有了这些,我刘家不会再缺钱!”

  刘老爷说道,说起毛纺,刘老爷心中就是一片火热。

  这可是一个丝毫不差于棉纺的大市场啊,更重要的是,羊毛的成本还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

  万恶的封建资本家刘老爷动心了!

  “父亲,这些年北方的天灾或许不会断,粮食肯定会大幅度减产。”

  “我听说福建一代有人从海外运来了新的农作物,唤做番薯,玉蜀黍,土豆,父亲在江南时候留意着些。”

  “这些农作物都比较适合北方的天气气候,还抗旱高产,父亲多搜罗些种子回来!”

  刘易开口说道。

  其实这个时候,玉米土豆等物已经从新大陆传到大明了,不过是在南方。

  那为什么直到满清那水份很大,全靠红薯堆起来的“红薯(康乾)盛世”,才大面积种植呢?

  除去刚开始作物有些水土不服之外!

  只能说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朋友东野圭吾说的不错,世间不可直视之物,除去太阳外,还有人心!

  玉米土豆红薯确实高产,能养活不少人!

  但是,这和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土豪士绅有什么关系呢?要是这些作物真的推广开了,大规模种植的话,岂不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了?

  那些泥腿子只要饿不死,宁愿卖儿卖女,也不会卖掉田地,这样一来,他们还怎么趁机兼并土地?!

  只有饿死的人多了,他们才能趁机占据更多的土地,扩大家产啊!

  没有地方地主士绅的推广,新的作物想要推广开来,根本不可能!

  普通的穷苦百姓可接触不到这些新的作物!

  即使是接触到了,也不敢贸然尝试,万一失败了,一家人是要饿死的。

  再说了,现在天灾最频发的河南,大片大片的良田都被用来种植棉花,供应江南的手工业需求了。

  要是这些棉花地种上了玉米土豆,江南和本地的那些地主士绅还怎么赚钱养活他们的第十八房小妾?

  要知道,粮食的附加价值远没有棉花高!

  这要怎么推广?

  即使是朝廷,也根本没办法下手!

  一个与民争利的大帽子扣下来,皇帝也顶不住!

  ……

  原平县刘家大宅,今日的刘家大宅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一盏盏红灯笼挂了起来,窗棂上贴满了喜字。

  今日,是刘易接李婉秋过门的日子,虽然只是纳妾,但刘家还是操办的十分热烈。

  整个原平县有头有脸的人物,昭武军的诸多高层,甚至是代州知府安茂同也在邀请的行列之中。

  今日的原平县十分的热闹!

  刘家大宅后院,李婉秋的闺房内。

  她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