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杨震希望自己去三路军领导那里做一些工作的想法,总指挥笑了笑道:“不用,兆麟同志党性强,讲原则。心里固然有委屈,但不会影响工作。他与尚志同志之间的矛盾不是个人之间有什么隔阂,也不是争权夺势。只是对于该如何执行当初的中央路线,以及工作中出现的分歧。”

  “况且中央也并未对其工作进行调整。他的情绪低落,估计是应该中央代表对其工作进行了一些批评。再加上金策同志被调到东北局任宣传部长,省委书记换人。他有一些情绪也正常。不过情绪归情绪,他是一个又原则的人,不会因为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

  总指挥的评述,杨震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就算工作中有分歧,但不至于上升到敌我矛盾。动不动就开除人家的党籍,撤销职务。这不是讲原则,是过分。尚志同志性格虽然有些粗暴,但他即没有叛党,更没有叛国。”

  “尚志同志是黄埔毕业生,搞军事出身。三军是其一手创建的,北满的形势也是他一手打出来的。对于那些所谓的中央路线正确与否,适应不适应当时的形势,他很了解。为什么不能正确听取、分析一下尚志同志的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哦开除党籍的话,那么这个党风我可以说不正常。”

  “中央代表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高瞻远瞩,可他们对东北的局势了解吗?随随便便下了一个指示,可我们就得用命去换。他的失误,是我们用鲜血去偿还。不根据本地的实情,却灵活的执行,反倒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正常吗?”

  “就不说之前的事情。就说现在,曾经兵强马壮,实力为抗联十一个军之冠的三军与六军加在一起,现在也只不过剩下几百人,下江的游击根据地全部丢失。作为军事指挥员,他有没有责任?”

  “我不是对三路军的同志有看法,但对他们这种不顾现实,一味的强调所谓的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大于天的架势看不惯。这边小鬼子的刺刀都伸到鼻子下边了,还在那搞清算什么路线问题,这不是扯淡吗。”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身边听罢自己的话沉默下来的总指挥道:“总指挥,我很庆幸我遇到了您。正是您广阔的胸襟,才能给我一片广阔的天空。要是像三路军那样,仅仅对一个不现实的中央指示提了一些意见,反对机械执行的人,便严厉打击。恐怕就没有今天的形势了。”

  对于杨震这些掏心底子的话,总指挥听罢之前话后有些阴沉的脸色,好了许多的道:“不是你谢谢我,是应该我谢谢你。如果不是打了这么多精彩的仗,下江的形势也会扭转的这么快。二路军也不会这么快的便恢复了元气。我恐怕现在还在牡丹江钻深山老林,弄不好现在已经因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