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婚后二六_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在不懂行的人眼里,他们研究的这个瞧着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

  “问问咱们的研究员,能不能做一款农用机械出来,咱们不能光注重经济发展,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今年眼看又是一个丰年,麦子抢收那几天是关键,下雨的话就麻烦了,让研究员们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机械收割研究出来”领导们提出了意见。

  当天下午,张厂长召集所有研究员去厂办开会。

  传达了上面的思想,众人一时陷入沉默之中。

  机械厂过去一年着实出了风头,又是小风扇又是电动缝纫机的,连京市的小孩都知道,京市机械厂老厉害了,还因此上了报纸,消息迅速蔓延开来。

  而小风扇的销售还在继续,整个冬天都在出货,全国各地的订单数不胜数,高厂长负责这块,整天忙的连轴转,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苏榆以前倒是见过农用收割机,但她不清楚里面的构造,只知道大致的工序,收割脱粒之后再分离麦粒和麦秸,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发动机带动,而他们手里最缺的就是发动机。

  “目前没有合适的动力系统作为支撑,研究这个难度有点大啊。”半响,李总工皱眉道,说完还看了眼钱总工。

  钱总工心里冷哼,说的好像你们研究组出了成果似的。

  “发动机暂时是没办法,能不能用其他的动力作为替代,”张厂长突然提到苏榆:“我记得你们好像在搞电机研究,用这个作为动力的话可不可行”

  这话问的,一百多瓦的电机,动力能有多大

  苏榆还在斟酌近期有没有可提升的空间,周教授直接道:“暂时不太可行,如果硬要做也是麻烦重重,首先就是电力问题,每个田间地头都装插座不太现实。”

  这个确实,大家纷纷点头,张厂长不禁有些失望,众人七嘴八舌的提着意见,可行性都不高。

  不过周教授那话倒是提醒了苏榆,她的蓄电池上次充了电,效果似乎还不错,听了好几天广播呢。

  视线和韩尚对上,显然他也想到了这个,苏榆眨眨眼让他提出来。

  韩尚:“我们可以做一款可以充电的蓄电池,用电机作为动力,蓄电池为电机电力,只要功率能达到要求,是有可行性的。”

  可充电的蓄电池这个说法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不由好奇的问韩尚要怎么制作。

  “这方面苏榆同志是专家,我们听听她怎么说。”韩尚把她推到了人前。

  这两口子在家还捣鼓这个搞研究的果然没一个正常人。

  苏榆把自己关于蓄电池的见解说了一下,暂且不说电机的功率问题,算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

  结果张厂长直接拍板,让苏榆负责这事,各研究组配合,争取在夏收之前把机械研制出来,当然实在不行也没关系,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苏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