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一章 高考移民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好象对洋红非常熟悉。陈楼不觉出言询问:“孙兄又是从什么地方听说的?”

  孙淡道:“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说,洋红产于极南边爪洼国的一种时胭脂虫的身上,本不是什么矿物颜料。刚才这个老头说洋红是从矿物中提取出来的,根本就是想偷懒。”他笑眯眯地看着那个老头:“老人家,我说得可对?”

  那个老画匠听孙淡这么一说,知道遇到大行家,一脸羞愧地拱了拱手:“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有孙先生连这种事情都知道,老汉服了,这就去买。

  看着老画匠羞愧的表情,陈槽大为佩服:“孙兄果然博学多才,小弟佩服。却不知你所读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又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如果你手头有一本,不妨借给我读读。”问到这里,他一脸的期待。

  孙淡心中苦笑,暗道:我所读的这本书叫《中国颜料考》,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你想看,我也要拿得出来呀!

  未来不让个老实到固执的家伙继续问下去,孙淡只得说:“这书我是从杨慎那里看到的,具体是什么名字倒忘记了,以后有机会帮你查查。”

  他立即将话题扯到一边:“陈兄,马上就要秋闱了,你看惦记着看闲书,不合适吧。对了,你一个大名的士子,秋闱应该参加直隶的考试。怎么跑顺天府来了?”

  陈格有些不好意思:“孙兄你这就不知道了,我听人说,顺天府这里的考题比起其他省简单许多,名额也多。参加这里的考试,也了几分把握。陈接惭愧,当初在大名参加童子试的时候,一连靠了四年,次次都名落孙山。后来经人提醒,把户籍转到顺天府来,终于在去年中了秀才。”说着话,他一张脸涨得通红。直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可以钻进去。

  “哈,原来是高考移民,原来古人也搞疼

  明朝各地方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如北方各省的一些偏远县城,十多年没出过一个举人也是常态。

  但在江南那种人文鼎盛之地,如会暨、绍兴、杭、嘉、苏、扬、常这样教育达地区,每届出他几十上百个秀才举人喝水一样简单。

  因此,明朝初期,尤其是进士科,长期都被南方士子占领。于是。这才有了南北分榜制,为的就是搞一个平衡。为了鼓励北方人读书。朝廷的北方省份的科举出题都比较简单,在录取名额上也多有照顾。

  上有政策二下有对策毛有些脑筋活络的南方士子就将户籍迁移到北方,为的就是增加成功率。

  北方科举,录取名额最多,考题最简单的当推顺天府。

  顺天府乃天子脚下,大明朝的都,来参加考试的士子多是公卿大臣的子弟,对他们有所照顾也是应该的,这也是整个官僚文人集团默。

  不过,正因为顺天府的乡试名额多。难度朝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