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五章 翰林院编修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的对立面上,只怕形象更糟。在真实的历史上,因为有皇帝撑腰,张媳的名声总算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孙淡怀疑,在天下的心目中,只怕这个张媳已经等同于奸佞小人一流。

  本来,以孙淡在吏部的人面,上去替张魂说上一句好话,张媳也能够顺利从吏部出去。可是,一旦同张媳商议好这事之后,孙淡就不能再与他接触。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他需要彻底地同张媳划清界限,如此,才不会受到大礼议**的波及。至于他与张媳合作对付黄锦一事,一切都尽在不言中,实际上,二人已经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孙淡也不再管眼前这糟心事,径直出了吏部,朝翰林院走去。翰林院离吏部也没几部路,不片刻就到了。

  翰林院的同六部衙门紧挨在一起,进了正阳门,左边一片院子分别是太常院、刑部和督察院,右边则是吏部、户部和礼部。

  吏部院子的后面还有一排衙门,分别是兵部、工部和太医院什么的。

  可以说,进了正阳门,就算到了帝国的政治心脏。

  而翰林院就在兵部后面,西北角靠近午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旮旯里,一点也看不出有任何独特之处。从翰林院的围墙往北看去,就是皇宫的巍峨的城墙。城墙后面就是内阁大堂,也是阁相们办公的地方。

  当然,最近几年,先后两个皇帝都不爱呆在皇宫之中。于是,内阁和几个要害部门只得臣随主便,纷纷在西苑设立值房,逐渐将政治中心迁移去了西苑。不过,能去西苑的都是部堂级高官,更多的低级官员还得呆在正阳门到午门之间的这一片拥挤的区域。

  翰林院地盘不大,总得来说分为左廊、右廊、待诏厅、为典簿厅和后堂几个部分。后堂之前是官员们日常办公的所在,同六部衙门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显得有些寒酸。毕竟,翰林院不过是一个秘书机构,官员的品级都不高。即便是主持翰林院的学士杨慎,也不过是五品官。

  可翰林院的奥妙就在后堂之中。

  后堂分为…儿川,块是藏书楼。乃国家级图书馆六翰林院的官员们,牵要职责是编史和修撰文书,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就是在这个地方搞出来的,里面又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必然需要大量典籍以供随时查阅。

  另一块就是后堂皇帝临幸时的大殿,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根本就不会去六部视事,但翰林院是唯一的倒外,可见这地方的要紧之处。

  进了翰林院,孙淡出示了吏部的派遣文书,正要同接待自己的一个官员说话,就见有一个文官走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大笑:“静远啊静远,当初在山东的时候,我就盼着与你在输林院相聚的一天,可叫我盼着了

  孙淡转头一看,不是王元正又是谁。

  王元正乃是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