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石油码头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基础太差了,或许劳动力较低,可是无论是港口还是本身的承接能力,都无法撑的起大型石化项目,要知道,这可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对于化工和工业人员的要求相当的高,如果分厂的兴建,全部都由总厂提供人员的话,那将会是一个噩梦,最少总厂会受到影响。

  可是克拉运河的贯通,就不一样了,可能同样基础较弱,可是一个先天的优势却足以把一切都给解决掉。本身,对于石油大户来说,每年石化总厂投入的石油运输上面的资金,就是数十亿,如果能够减少四分之一,这就是的超过10亿的成本减少,这一点上面,对于石化总厂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更别说就地生产了,这将会把中南省成本的优势提升到极点。从上海到曼谷,数千公里的航程,运营费用超过了1万,如果的节约这个费用,加上克拉运河的好处,上海石化总厂,肯定能够在现在的程度上面,翻开一个新的篇章。

  至于投资,对于日进斗金石化总厂来说,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本身为了建造分厂,石化总厂就拿出了40亿元的资金,加上中南省配套的10亿,中央的12亿的,他们的缺口已经不大了,上海和浙商的底蕴,资金很快就可以到位。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的,超巨型国企,本身就是一杆旗帜,他在行业之中算是呼风唤雨的,他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影响相当的一批人,更别说建立分厂,40亿的投资,砸在中国任何的地方,都能够翻起一片浪花,更别说在中南省。

  ******可是石化行业的大人物,其实是杨元钊系的,算的上是跟着杨元钊最初的一批管理人员,伴随着杨氏的扩大,最终走到了上海石化总厂的位置上面,其实从获得了国家的领导权之后,杨氏的这些,走商界的跟政界的,已经不那么的交流了,他带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不但依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亿万富翁,创造了打工的奇迹,也进入到了高层的视角,中国第一国企,石化行业的领头羊,或许无法进入到更高的层面,走上石油部,或者是******众多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石化行业,就这么几个大型国企,上海石化总厂又是年产各种化工产品超过8000万吨的庞大国企,每年的产值超过了800亿,早在1914年,就已经超过了钢铁联合体,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国企了,他的动作,在石化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事实上,当这个消息,稍稍的在各自的渠道之中,泄露出去,无数闻着腥味的狼就钻过来了,狼对于食物的敏感性相当的强,金融领域,就更是如此。

  对于******的到来,王荣民非常重视,在知道了他的具体行程之后,亲自的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