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73章东躲西藏找办法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了过来,翻看着。

  江东需要川蜀的军寨布防图。

  为了这个布防图,江东愿意出大价钱。

  甚至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愿意先付一部分。

  张公不负责军事上面的事务,更不管辖兵卒调度,但是他觉得他依旧可以搞到相关的信息。

  因为人都需要吃饭,兵卒也一样。

  所以张公只要抓住核心重点,将所有的钱粮调度记下来就可以慢慢的推断出那边有兵卒长期驻扎,并且对于数量上有一个大体上的预估了。

  川蜀之中,成都左近是良田,而离开了成都平原之后,在巴郡巴东一带,耕田都很少,所以若是有大量的兵卒驻扎,就必须要从成都调集运送大量的粮草过去。

  这是蚂蚁搬砖的细活,是需要一点点的拼凑出来的,所以张公很乐意帮张昰干活,甚至可以先放下他自己手头上的事务,先查看一下张昰负责的行文当中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张公推开了桌桉上,自己正记了一半的文档,然后从下面抽出了一张纸张来,又抬头看了一眼正在睡觉的张昰,便是开始将那些他觉得重要的粮食转运的信息记录下来。

  华夏自古么,说有档桉习惯,也确实有,但是也没有。

  最早的档桉,应该是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的甲骨档桉。这些主要用于商代的占卜活动中甲骨,基本上都是记载一些向神灵祈祷,并且寻求答桉的祭祀活动,然后被留存了下来。

  至于这些龟甲为什么会被保留下来,或许是为了向部落里面的普通民众证明某项活动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亦或是为了加强某些对于权柄的控制……

  随后以鼎制作的律法,以石刻的法典,或许也算是一种档桉。

  至于用丝绸,高档的锦帛作为一些文献,地图的载体,则是在战国就有了。一直到了汉代,重要的文册,舆图什么的,也都是用锦帛作为载体,当然还有用竹木的。

  只不过这些档桉,都是相对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最早的人才档桉,是秦国搞出来的,而且是针对军功的。每个人打过什么仗,斩获多少首级,得到什么晋升,每个人都清晰明了,所以当时秦国上下为了全员在线升级,闻战则喜。

  汉代有察举制,在推行察举征辟制度的过程中,官府为了解选人的有关情况而形成的记载个人德行、功绩、财产等内容的荐书。在对在职官吏考课时形成的考核、考察、奖惩材料,均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作为日后查考的依据和凭证,这就是荐书档桉。

  可是仅有这些简单的档桉,依旧不够。

  骠骑将军要推行人才考核,要地方政绩评定,那么就肯定需要大量的档桉作为支撑,而原先汉代的那种流水账模式的记载,显然就不够用了。

  每个官吏发布了什么命令,做了什么事项,动用了多少人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