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0.《中秋月夜赠刘曹二君》_妖魔哪里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朵满含深情的诵读道: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他又看向苍穹点点星,继续读道:“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随着全诗一句句吐出,书生们表情一次次变幻。

  最后一个‘消’字吐出,有的书生倒吸凉气、有的书生激动的举酒杯、有的书生颓然、有的书生眼神呆滞,还有的秀才吹口哨。

  吹口哨的自然是徐大,他竖起两根大拇指道:“牛逼哉!”

  王七麟忘记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也忘记诗名了,他当时为了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就死死记住了全诗。

  本来时隔多年,这首诗他忘记的差不多了。

  但好巧不巧,前段时间他唤醒了脑神,如今记忆力非凡,少年时候的许多往事都能回忆起来。

  刚才穆太航提醒他后,他就在绞尽脑汁的回忆这首诗,最终好悬给回忆了起来。

  这首诗相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中秋》、《八月十五夜月》、《嫦娥》、《唐多令》等千古名句自然不算什么,可这些千古名句都在书本上,在场书生懂的比王七麟更多,他没法剽窃。

  而这首诗是他在梦里发现的为数不多在新汉朝诗词书中找不到的诗作,于是他才苦心背了下来,少年时他不懂事,以为自己作一首好诗就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

  但爹娘的不重视加上他的成熟,他就把这妄想给摒弃了。

  诗才不是那么好当的,比如此时孟忠贤便猜到他这首诗是剽窃所得,拍案而起问道:“王大人,这首诗当真是你做的?”

  王七麟笑道:“怎么,孟大人也要来做一首吗?”

  孟忠贤问道:“不,下官只是关于这首诗有些疑惑想问问大人,诗中用典是怎么用的、诗中有什么考据?这银汉与红墙代表什么?剥后蕉是何意?三五年与三五月又是在感慨什么?还有……”

  王七麟沉着的说道:“这些好说,孟大人,咱们饭后可以仔细探讨。现在就算了吧,良辰美景不待人,春宵一刻值千金,接下来的时间应当交给在座学子,由学子们来向在座大人展示自己的文采。”

  听到这话书生们激动的想骂娘,你不知道从哪里捣鼓来这么一首好诗,相比之下我们的诗词能见人吗?我们还有个屁的文采可以展示!

  孟忠贤更明白这道理,他索性说道:“王大人,您这首诗堪称千古名句,不知道它的诗名是什么?它当真是你所作吗?”

  就差没有直接说你这孙子抄袭剽窃了!

  但孟忠贤冰不是在无事生非,他坚信这首诗不是王七麟做的,因为他堂堂一个举人,自认都做不出这等好诗来。

  要知道他已经读圣贤书五十年,而王七麟呢?

  一个粗胚罢了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