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六十章 马岛到手,插足大西洋_主宰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的法国人,他们的转变也完全是被动的,无意识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散兵纵队战术的战斗力就多么牛逼,军官指挥的不好,一定会玩成sb。

  只是在如今武器的威力之下,纵队散兵战术更灵活。也更适合将那些训练度不足,偏偏人数规模又很庞大的部队组织起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同时也更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

  原时空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法国步兵之所以能将纵队战术发扬光大,未尝不是因为他们跟周边国家的职业军队相比,兵员素质有很大欠缺。

  在滑膛枪时代,在没有火箭弹的时代,理想的假设战地环境中对比,横队虽然僵硬,却能最有效地组织火力,最大程度发挥出火力。同时职业士兵优越的训练素质也代表着一种精英文化。这种作战模式能迅速的分别出哪支部队是那可笑的乌合之众。

  而现在,散兵——加强版来复枪射手,与纵队士兵的配合战术,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战争事实强压给欧洲各国的了。

  ——为什么说军队是绝对保守的团体?

  那是因为军队坚守的传统是他们用无数鲜血和胜利、失败总结来的经验。不是被打的屁滚尿流,不是被打的一次次失败,他们是不会改变的。而是更加直接的武器革新却逼着西方各国的军界将领们不得不抛弃过往的一切。

  克劳塞维茨就生活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他的战争论被后世称为西方近代军事学的奠基之作。可是如今这个时代,克劳塞维茨还能写出一样代表着西方近代军事学奠基之作的战争论吗?老天保佑他不要在战争中被法国人射出的米尼弹给打穿了脑袋。

  而就在陈鸣乘坐着御船,沿长江返回到南京的时候,一封被北美紧急传递到的奏表也送到了他手上。

  中西条约,后世也被称为哈瓦那条约,在农历承天二十五年的正月签署。从条约本身来看,这是一个堪称典范的两国友好条约,也是中国和西班牙就这次战争结束的标志。

  除开两国友善的诸多官面词汇,条约核心只有三点,一是中西停战,和平相处。二是双方指定贸易通商地,保持有政府监管的商贸往来。三是确认西班牙后裔管理的原则,中国要在停战后的一年中,允许西班牙后裔撤出墨西哥、中美地峡等地。

  西班牙不做赔款,甚至没有割让哥伦比亚的土地,但是他们割让了整个智利,包括整个阿塔卡马沙漠和智利的中南部地区。还有就是马岛,位于南美大陆东南角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这是中国踏进南美东海岸的第一步。

  西班牙人一开始是百般不愿意的。但形势比人强,中国放弃了哥伦比亚的土地,就马岛提出领土要求也显得顺理成章啊。至于智利,大板鸭本身就没守住,他们怪不了别人。

  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主整个群岛包括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上万平方公里。

  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于1764年首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英国人随后在西福克兰岛定居,但1770年被西班牙人逐出,西班牙人并于1767年左右买下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英国在以战争为威胁之后,于1771年恢复其西福克兰岛的前哨基地,1774年时又以经济原因撤出该岛,但并未放弃对其主权的要求。西班牙在东福克兰岛索莱达岛的居民点保持到现在,如今这些就全归中国了。除了西福克兰岛!

  陈鸣看着眼前的奏表嘴角挂起了满意的笑容。谈的很不错么。美中不足的就是西福克兰岛,陈鸣几乎能够料定,英国人在知道了中西停战协约之后,他们一定会重返西福克兰岛。如一颗钉子一样定在马岛,定在中国的眼皮底下。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中国是能大规模的进入美洲的东海岸了——涉足大西洋。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