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奉城港接手船队【求收藏求推荐票】_这个赘婿很稳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格外平静,加上此处常年四季如春、终年不冻,后方又腹地广阔,所以天然便是一处港阔水深的避风港。

  奉城便是依此而建,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不仅南北商船在此汇聚,便是东洋和南洋的商船也会在此停靠,每年还会有西方商队也会顺着季风过来贸易,这些都为朝廷带来不菲的赋税,所以奉城府的地位比一般州府还要高了不少。

  二人骑马来到港口,早有一群人在此迎接,为首的正是上次带队的大汉,这人也是杨氏族人,名叫杨知勇,与诗晴乃是同辈,已年近三旬,确是身材雄壮且一脸的彪悍之气,他是杨致远的心腹干将,对杨致远平时都称东家,只有私下时则是会喊一声族叔或者族长。

  杨知勇上前施礼道:“东家!姑爷!你们来啦!”

  有人上前牵住马缰,扶着杨致远和张未下马,杨致远道:“小勇,以后这边就交给你家姑爷了,你先带带他,等这边他全都接手之后我对你令有安排!”

  杨致远明白既然姑爷接手了这边,他肯定不会留下,不过知道族长不会亏待自己,对此他早有心理准备,点头应道:“东家放心便是!我定尽快助姑爷熟悉船队一应事务!”

  杨致远点点头,对张未道:“他叫杨知勇,是你和诗晴的族兄,这边你先跟着他熟悉情况就好。”

  张未连忙上前施礼道:“知勇大哥好!在下张未,还望多多关照!”

  杨知勇还礼道:“姑爷不必客套,都是自家兄弟!”

  杨致远随后给张未介绍了一下船队的主要事务,杨家船队主要有十二条大船,其中六千料大型福船两艘,相当于排水量可达一千吨的大船,载重大概在三百六十吨左右,四艘中型楼船以做护卫,每艘可载四百人,还有六艘二千料中型福船,载重大约一百二十吨左右。

  也就是说杨家船队一次出海最多可以运输一千四百吨左右的物资,这支船队在奉城港也算是中上水平了,要知道这时最大的船队不过才三五十条海船。

  杨家船队平时在近海运输,每年冬季随季风也会远洋出海一次,带着丝绸、瓷器、铜料、茶叶等等销往南洋,那里有一些南洋和西洋商人会用金银、珠宝、香料等等换取,回来之后这些东西便会被发往杨家各处商铺销售。

  如此每次的毛利大概都在四、五倍左右,甚至更高,所以这船队也是杨家除了矿产之外第二大产业了,杨致远甚至想过再扩充一下船队的规模,获得更大的利益,不过收购和销售的渠道都已经趋近饱和,才没有贸然扩充。

  随后又通过杨知勇的介绍,张未明白了自己主要负责的便是每年出海前的货物统筹、船工的调遣安排和薪酬发放、出海回来后的货物分配、和在奉城港期间日常船只保养等等一系列的事务。

  现在正是四月,估计船队还有一两个月才会返航,所以现下没有太多的事务,留守的人便只有这百十人,纷纷与张未见礼。

  张未注意到上次中毒的狗儿也在其中,肩膀上的绷带比上次窄了很多,看起来已经没有大碍,他还兴冲冲的与张未见礼,说道:“姑爷!上次多亏你我才能活命!以后你有用我的就说一声,哪怕要我的命,我也不眨一下眼睛!”

  张未口中客气:“都是一家人,小事一桩,不必挂怀!”

  狗儿憨憨的挠着脑袋道:“嘿嘿!姑爷你说话可真斯文!我不会说什么,以后你尽管吩咐就是!”

  张未听了心中想到的确是:这人可以培养一下,如果得用可为心腹。

  作为一个管理者无论到哪都要培养几个心腹,一般来说要有能力最强的,要有最听话的,还要有些小毛病但能改的,这种最能用来树立威信。

  这个狗儿应该就是听话的那种,张未心中有了些数,不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下。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