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 背黑锅我来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原的大多数人眼中,仍旧是野蛮落后的不开化之地,是流放的犯人才该去的地方,主动愿意来的不多,张熙童却是个例外。他在礼部待了许多年了,如今才只是个司宾官。那黄真原来是个什么货色,他也清楚,在都察院里,一个谁都不待见的人物,追随了辅国公没多久,居然混到了佥都御使的位置,这个升迁的度堪称神。

  上一次辅国公杨旭与中山王府小郡主成婚,是他做的司仪,自忖与辅国公也算有了一点香火之情,如今主动请缨,赴辽东为他效力,纵然吃上几年苦,这资历熬出来了,辅国公也不会亏待了他,到时候保举回朝,当不上鸿胪寺卿吧,也能混个鸿胪少卿不是?

  于是,这位张大人便打点行装,主动请缨到辽东来普及文化教育了。

  至于黄真以佥都御使之尊赶赴辽东,则是投桃报李。

  对于夏浔在辽东更改祖制的诸多举动,都察院颇有微辞,以陈瑛为的一些御使,时不时就要上一道奏章弹劾一下,朱棣迫于舆论,需要派人来辽东监督政务。黄真就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份差使。陈瑛是左都御使,吴有道是右都御使,接下来就是他了,都察院的第三把手。

  他主动请求来辽东,还有人比他更合适、更有资格吗?结果陈瑛的如意算盘偏偏就差在了这最后一部上,后来虽然勉强争取,又派来几个他那一派的御使,可黄真才是负责人,有他在这儿维护着,那些御使的嗡嗡声是很难对夏浔产生什么影响了。

  “国公,下官来时,皇上有所训示!”

  书房内,夏浔和黄真坐着,黄真微微欠着身,对夏浔道:“皇上说,边关立互市,所以资国用,怀远人,此利国利民之举,听之任之,勿使官民扰之。至于有御使弹刻,辽东互市贸易,海运经营,多有驻边将领家属亲眷参与……皇上说,辽东贫苦,官兵仅凭俸禄难以养家糊口,势必不安心戍边,家眷们寻个营生做,没什么不可以,只是得立下规矩,不得以权谋权,甚或勒索坑蒙,以致激起民怨。尤其是国家不许外输之军用物资,若私鬻出境,反以资寇,宜严禁止,犯者虽勋戚不宥。”

  夏浔听了松了口气,辽东其实自有富饶物产,貂皮人参木材鱼鲜之类,只因西壁近虏,为了箝制外族,在洪武朝时,是根本不许随意贸易的,尤其不许官僚参与,当时曾规定:“凡公差人员,不许捎带松榛等物进口渡海,违者一二斤、三五两俱分尸,号令所过,官司纵容,一体治罪”

  不要说贸易了,就是派遣辽东出公差的人员想带几斤辽东土特产回去给家人尝个鲜,都是杀头的罪过,待建文、永乐时候起,贸易的规矩已经松懈,可是官员家属参与经商,依旧是为人诟病之处,夏浔也不是不知道这容易造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