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受王爵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进,在大明的明公和舆情之中,是一件极其政治不正确之事,哪怕是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却丝毫不引起大明百姓的共情,就不足为奇了。

  耿如杞吹熄了烛台,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已经进入了夏日,草原的风已经开始变向,带着湿润的水汽的东风,让草原更加燥热。

  但是耿如杞的身体却得温养,即便是如此燥热的天气,他依旧得披着大氅。

  这是好事。

  若是哪一天耿如杞夏天耐不住热,冬日里受不住冷,整日里出虚汗,那他就得准备后事了。

  幸好,无论是小平顶山下与代善的正面对垒,亦或者是灰腾梁之战,亲自披坚执锐,却没让他的身体进一步恶化,这对他也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五毒之刑给他造成的伤害,正在逐渐恢复着。

  耿如杞站了起来,看着雾沉沉的草原和黑压压的天穹,看着京师的方向。

  吴又可已经到了,作为最近名声鹊起的京师神医,耿如杞早有耳闻,大明对接手察哈尔右翼两旗的人丁和土地,已经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此时,大明金国的使者已经去了喀喇沁部,差不多也该到了,而耿如杞对大明皇帝拉拢喀喇沁部的决定十分赞同,时代变了,大明已经放下些身段和姿态来,拉拢更多的盟友。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行动,都是团结一大批,打击一小撮,这也是个一般公理。

  只是耿如杞一直忧心忡忡的看着京师的方向,他有些心绪不宁。

  难不成是朝中的言官们又在弹劾自己?

  耿如杞左眼皮直跳,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京师到底出了什么?朝中的争议的焦点到底是什么?为何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如此零星琐碎?

  不在京师的耿如杞,对京师之事,忧心忡忡。

  京师争议的焦点,并不是言官们在弹劾耿如杞,而是朝臣们拉着一路狂奔的大明皇帝。

  如何阻止朝臣们胡来?

  那就是皇帝自己胡来!

  大明皇帝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召集了袁可立和孙承宗,要给耿如杞加官进爵,此时已经任山西巡抚兼任礼部尚书的耿如杞,原则上已经成为了大明官场的天花板。

  再进,就是进到三公的范畴。

  活人受封三公,在大明仅有张居正一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强行被朱由检拉回京师的袁可立。

  朱由检打算为耿如杞加官进爵,在加礼部尚书之后,朱由检依旧不满足,要给耿如杞加三公。

  “万岁爷,耿老西派了使者去了喀喇沁,据回禀,是以大明金国顺义王卜石兔的名义派去的,臣以为耿老西还是那个耿老西。”王承恩满脸笑意的回禀着,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

  耿老西这个人,的确是他认为的那样的人。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才反应过来来,王承恩大约是拿他当枪使唤,试探耿如杞的心思。

  乖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