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大明皇帝的小家子气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神器吗?朱由检摇头,这就是知识垄断。

  对于郑芝龙来说,这就是神器,对于大明皇帝来说,这就是个毫无作用的收藏品。

  毕竟一艘封舟,不能远渡重洋。

  其实这套图说,是经过官刻之后,在南直隶就存有一册备案、四夷馆送给倭国一册做国事访问、利玛窦送到梵蒂冈一册做的宗教传教政绩汇报、送到巴黎的克莱芒学院一册做学术交流。

  要说珍贵,敞开了印,满天下都是。

  要说不珍贵,但是对于郑芝龙来说,这就是无价之宝。他没有机会接触这种级别的知识。

  朱由检笑着说道:“朕决议在津口卫、上海浦、广州府、澎湖环岛四地增设港口,与之前的月港并立,设五大市舶司直属文渊阁,与布政司平级,六部联合设立。设立六大使,户部负责税务稽查、兵部负责护洋巡江、工部负责营建等等。”

  “若是没有意外,此时已经在部议了,若是一官能在京中久留,月余就可以看到详细的规划了。”

  一官,是郑芝龙的小名,这个小名很长时间也是他的字。朱由检这样的称呼,也是为了显得亲近。

  笼络人的技巧,对于皇帝来说,再多也不为过,看起来不显眼的小恩小惠,日积月累,就是心里迈不过去的大山。

  这是朱由检的政策支持,深化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是大明自朱元璋起,第一次的海禁解禁的试水。

  本来按照隆庆皇帝的规划,这五处港口,都会陆续开放,可以扬帆起航,乘波万里去海贸的商贾,也不再仅限于漳州泉州两地商贾。

  但是隆庆皇帝大量服用媚药,人没了,人亡政息这种亡国之兆应征下,当年的谋划彻底被锁在了皇帝的书房里,再无人问津。

  解决大明各种问题的方案,其实就在乾清宫的御书房里。

  隆庆开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但是依旧给大明带来了生机。

  仅仅月港关税运抵京师太仓,每个月就高达两万九千两,每年将近四十万两的金花银会押解进京,进入太仓。月港也有了天子南库的称号,虽然大明的朝政吏治日益腐朽,但是月港的税收,每年都在高速增加。

  其实,月港的存在,有另外一个无奈的考量,这在隆庆皇帝的敕书中表达的非常明显,其实意图【倭渐不为患】。

  大明水师从辉煌时候的将近四千条战舰,到现在的仅存封舟,哪怕是隆庆皇帝有意复建大明水师,二十四艘巨舰舰队,依旧不足当年辉煌的一成。

  大明海防安全嘉靖年间就陷入了难处,倭寇频频侵袭大明东南沿海。

  而开放月港,促进了私人贸易的繁盛,同样让造船业和海贸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迎来了海盗的新黄金时代。

  郑芝龙的义父李旦,就是趁着月港这股东风而起,成为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