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血味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自己。

  二三十年后,这个聚落的居民,就会大部转变成为诺曼信仰。

  此时,这个定居点的人口已经有了小镇的规模。在这个定居点出生的居民已经成年,他们从小生活在这种地方,对于诺曼人已经有了天然的亲近,对于诺曼信仰也不再有什么狐疑,放弃与诺曼人的联系,对于他们已经代价颇大。

  当地保留原本信仰的居民,会沦为边缘居民:药剂师、背尸人、草药商、腐肉贩子、占卜者等等。

  随后,诺曼教士们会开始最后的进程。

  他们再次转为温和,就如同他么几十年前第一次抵达这里一样。

  他们告诉同信兄弟们,不要欺负上帝创造的每一个生灵,异教徒只是迷路,但主的门永远为他们打开。

  这一段时间会流传着许多温暖的故事。

  比如某位唐人,素来鄙夷上帝,突然有一点他内心涌出了一阵感触,不禁痛哭失声,在惶惑了几天之后,他在教堂的钟声中得到了慰藉;

  比如某位阻卜牧民,他一直被战场上的惨象困扰,在噩梦中惊醒,后来,一位温和的教士告诉他,他被赦免了,他终于得到了心灵的解脱;

  比如一位失去了亲人的老妇人,总是在哭泣,有一天,某位传教士告诉她,所有的亲人,都在主的心里。老妇人再也不哭泣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许多春申河谷中的定居点里,诺曼传教士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过去,唐人中的老妇人总给异教神的庙宇里捐门槛,这些唐人改宗了之后,就会给教堂捐十字架。

  诺曼教士也说不清这算不算虔诚。

  莫非说,唐人或许只是把上帝当成那诸多伪神之一?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独一无二么?

  诺曼传教士有上千年的传教经验可以借鉴,他们挺能容忍传教初期的信仰混乱。

  为了尽快传播教义,可以将神和当地信仰、风俗结合起来,用当地人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播主道。

  只要能维持对当地的统治,等到大多居民都改宗了之后,再派出得体的神学家前来剔除杂流、净化信仰,这样就比较稳妥了。

  春申地区的教民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城内第一批改宗居民的孩子们已经到了十四岁的适婚年龄,再让诺曼人统治下去,即便是唐人复国,也不得不面对本土改宗居民的问题了。

  至于春申河谷上那些小堡垒,情况恐怕会更加的麻烦。

  村庄地区不比春申,唐人的村落有不少都是彼此孤立的。当诺曼人的小城堡建立起来之后,当地的诺曼军人和领主,就掌握了法律、武力、文化上的诸多优势。尤其对于那些沦为诺曼人奴隶和仆役的唐人,他们为了改变命运,很可能选择改宗。

  信仰上的问题,最终都会顺应时局。

  北部的唐军开始动荡诺曼人的统治后,各郡的大族立刻见缝插针,自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