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两个项目_1995之未来不是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指的就是电源电路板、影音解码版、功能控制电路板、影像音频转换输出板的最后验证,以及整个机身、面板、控制键、转盘的设计。

  等陈哲觉得没问题了,就可以该送流片的送流片,该定制板子的就去定制板子了。

  当所有这些事情都完成了,只要激光头到货,就可以组装出正式的样机。

  然后,再经过最后的一系列测试与验证,才能说到量产的事儿。

  所以,在工作站上用eda跑完了仿真之后,陈哲才真的放心了,毕竟这一切,都是在他的引导下完成的,并不是亲手去做出来的。

  而有的时候,一点点的偏差,也是同样能酿成大错误的。

  还好,这一次的运气不错。

  流片和定制电路板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给李民浩的人去做了,自己这边,只需要派一个人过去盯着就行。

  那么接下来,这边就要重新分组了。

  有了工业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的加入,同时开几个课题,成立几个项目组,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陈哲也不客气,直接拉起了数字手机、cad软件开发两个大项目。

  数字手机也叫gsm手机,它比第一代的模拟手机要复杂的多。

  抛开整机设计里的外壳、按键、电池等配件不说,大致可以分为射频部分、基带部分、外围单元部分三大模块。

  射频负责把基带送过来的低频小功率信号,转变为适合在空间传送的高频大功率信号,同时,也会把天线接收的高频微弱信号,转变为基带能够处理的低频信号。

  基带负责的则是低频信号的转变、处理、传输,包括了主板上绝大部分的模块,比如信号处理、电源管理、检测、存储以及外围电路的主控等。

  外围单元则主要完成接口功能、包括键盘、显示屏、喇叭、话筒等。

  而这里面每一部分,都需要相应的开发小组,去负责开发研究。

  所以,这是一个相当繁琐,且极其需要耐心的工作。

  cad软件的开发,却需要先分成两个大组。

  一个是侧重于电子电路设计的版本,更类似于eda;

  另一个,则是偏向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版本。

  其实这两个版本,属于大同小异,但毕竟也有所差异,不能等同视之。

  cad软件从写库开始,界面框架设计和输入配套工具是重点。

  陈哲只需要解决掉工程库,完成未来程序的需求,包括主框架、工具库、接口什么的,至于其它的,就可以大方的分发下去了。

  毕竟,按照前后端的设计,直接去写工程文档,或者电器元件数据库什么的,就是个水磨工夫活。

  而一个cad软件连带配套的工具,没有个上百万行的代码,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它是水磨工夫的原因了。

  当然了,只要规范和准确的做好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